第三百零五章 處處皆戰(第2/3頁)
章節報錯
孫紹的騎兵如同一陣風一般,此時早已經連尾巴都看不到了,于禁想追也追不上。
于禁狠狠一跺腳,一面叫來傳令兵立刻快馬將軍情彙報給後面帶著大部隊前進的曹仁,讓曹仁加速行軍,支援前方;一面集合部隊,也不再理會陳到的殘軍,率軍循著孫紹騎兵的足跡,向西追了過去。
為了防止再次出現敵軍出現到自己後方才被發現,于禁向後方派出斥候,此時天色將晚,為了防備孫紹騎兵殺個回馬槍,于禁軍行軍的速度並不快。
這就是于禁用兵的方式,穩紮穩打,滴水不漏,當初宛城之戰,張繡降而復叛偷襲曹軍,曹軍大敗,曹操生死不知。這時候青州軍又突然發生了小部分叛亂,面對鎮壓叛軍和立刻救援曹操的選擇,于禁選擇了鎮壓青州叛軍。
于禁的這個選擇遭到許多人詬病,認為他不夠忠誠,置曹操的安危於不顧,唯有曹操知道此事後,不僅沒有處罰于禁,反而誇讚他臨危不亂,處置得宜。
這一次於禁雖然知道曹操可能會有危險,但他知道孫紹這股騎兵也不過三千人,雖然與曹操軍力相當,但曹操率領可是最精銳的虎豹騎,除非能夠偷襲得手,否則應當無礙。
倒是于禁這一萬步卒,雖然人數遠超敵騎,但畢竟是步兵,一旦被騎兵偷襲,那就是滅頂之災,兩相權衡,于禁選擇了最穩妥的方式。
于禁剛離開不久,龐統率軍趕到,立刻便發現了曹軍的蹤跡,龐統吃了一驚,立刻親自仔細觀察曹軍行動後的痕跡,知道曹操這股軍隊約在八千到一萬五千的步卒,他皺眉沉思許久,卻沒有下令繼續向前,反倒是下令在陳到曾經據守的隘口安營紮寨,建立防禦工事,同時又命斥候加大巡邏範圍。
安排好這一切,龐統又命令李異率一小隊騎兵向前追趕孫紹的騎兵,告訴孫紹曹操後面應該有兩股援軍,他將設伏伏擊曹軍第二部援軍,之後再與孫紹會合,若形勢不妙,則向江邊撤離。
李異走後,龐統又讓鄧艾乘快船走水路去找淩統,讓淩統的水軍沿江接應孫紹。
此時在夷陵到秭歸的道路上,孫紹、劉備、曹操的兵馬分為七部,從西向東分別是孫紹軍淩統部、劉備殘部、曹操虎豹騎、孫紹精騎、于禁部、龐統部以及即將向這個方向來接應的曹仁部。
這七部除了劉備殘部,曹操與孫紹的軍隊都分成了
三部,他們都是為了劉備而來,卻也相互敵對,彼此競爭,兩軍六部如同洋蔥一般一層包著一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勢變得微妙起來。
此時太陽已經落山,但今夜天晴月朗,在月光照射下道路依稀可見,夜間行軍孫紹不敢舉火,行軍速度慢了一點,好在能夠入選荊南騎兵的都是長沙郡的老卒,經過幾年軍中伙食豬肝等食物的供應,孫紹的精騎之中並沒有夜盲症患者,這也讓他們能夠藉著月光趕路。
就在此時,道旁數里外山谷中燃起的大火引起了孫紹和華成的注意,華成皺眉道:「難道劉備知道行軍速度太慢,無法擺脫曹軍追擊,因此兵行險著遁入了山中,卻被曹軍發現了?」
孫紹皺眉道:「即便劉備不在此處,也必然與劉備有關,找幾個機靈的過去看看!」
華成立刻叫來一小隊騎兵,讓他們偷偷摸過去打探情報,其餘大軍則暫時下馬歇息。
這隊騎兵是軍中最優秀的斥候,得了命令後立刻便騎著馬向山谷方向過去,待離得稍近他們才下馬,徒步潛移過去。
沒過多久他們便回來,小隊長向孫紹和華成彙報情況:「回稟主公,山谷之中有兩股兵馬廝殺,一部是曹操騎兵,約有近千人,另一部應該是劉備的關羽部,另外……另外……」
斥候隊長說到這裡突然吞吞吐吐起來,孫紹皺眉道:「有話便說,不得隱瞞!」
斥候隊長咬牙道:「趙雲、趙將軍似乎也在其中!」
孫紹愣了一下,然後又問道:「關羽怎麼會在此處?關羽部情形如何?」
斥候答道:「末將也不知道,但火光中當先兩人確實一個像關羽,一個則像是趙將軍!曹軍人多勢眾,趙將軍他們應該撐不了多久了。」
孫紹用手摩挲著下巴,沉吟片刻,對華成道:「下令悄悄過去,滅了這股曹軍!」
華成很快將軍令傳下,華成親自帶隊走在最前方,孫紹則落在軍陣後方,士兵們藉著月色摸到曹軍身後一里處。
曹軍只顧著進攻山谷中的劉備部,加上他們晚上的視力可大不如白天,因此並沒有發現孫紹軍。
由於山谷前都是樹林,騎馬根本沒辦法過去,華成下令全軍棄馬,留下五百人看守馬匹,剩餘的人則跟著華成繼續偷偷逼近曹軍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