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窮追不捨,廖化一敗再敗,沿途村鎮縣城紛紛望風歸附,劉備接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作唐以北幾乎全部被荊南軍搶了回去。

戰局急轉直下,劉備急忙召集眾將商議應對之策。

後路被斷,諸將都有些不知所措,廖化伏在地上,哭求劉備治罪,就連一向沉穩的趙雲此時也難掩失望之色,張飛更是暴跳如雷,就要用腳去踹廖化,卻被劉備出言喝止。

劉備雖然喝止住張飛,但他面沉如水,一言不發,他懂得勝敗兵家常事的道理,但廖化這一敗,造成的影響太大太惡劣了。

諸葛亮是此時帳中最清醒的人,他對劉備勸諫道:“主公,眼下並非罪責的時候,當務之急是要弄清楚敵軍虛實,奪回孱陵以及公安港!”

諸葛亮的話讓劉備冷靜下來,他沉聲問道:“廖化,你且起來,將你瞭解的情況詳細道來。”

廖化站起身來,將孱陵如何被奪走,他如何誤判敵情,向關平求援,以及之後的情況一五一十的全部說出來,沒有半分隱瞞,為自己開脫的意思。

聽完廖化的敘述,劉備的怒火反倒消了不少,畢竟就廖化的態度以及他當時的處置來看,並沒有很明顯的過錯,在當時條件下他自己也未必能夠看出破綻,發現這是敵人的詭計,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當然也不能強求手下人能夠做到,劉備絕非是刻薄之人。

就連張飛聽完也明白此敗並不能完全怪廖化,實在是敵將狡猾,他們又深入敵後,情報有限,誤判也是在所難免。

趙雲也不再沉默,為廖化求情道:“主公,此敗雖然干係重大,然而也非廖將軍一人之過,此時正是用人之際,還請主公允許廖將軍戴罪立功!”

劉備也有此意,正準備開口,廖化卻叩首不止,道:“多謝趙將軍為我求情,然而大軍後路被斷,大軍如今身陷絕地,末將自知罪孽深重,就算是主公願意饒恕,我也無顏面對軍中將士。末將非是貪生怕死之輩,苟活於世來見主公只是為了將情況告知主公,如今情報已經帶到,末將情願以死謝罪,以正軍法!”

劉備動容道:“將軍忠烈,我知之矣!然此時此刻,軍中正需要將軍,將軍切不可輕生。如今形勢雖然艱難,卻也未到絕境。如今雖然後路斷絕,但我們糧草充足,兵力猶在孫紹之上,只要大軍回返,便可再次打通道路。”

廖化依舊不肯起來,哭道:“孱陵或可奪回,然而戰船被燒,如何再造啊!”

劉備看了諸葛亮一眼,道:“將軍勿憂,荊南水軍強大,軍師早有預料,因此公安港之外還秘密藏有戰船,為了訊息保密,此事之前瞞著將軍,還請勿怪!”

廖化又驚又喜,這才熄了以死謝罪的念頭,自願從校尉降級成為軍司馬,不過由於荊北軍如今將才缺乏,劉備還是讓廖化繼續領後軍之職。

接下來繼續商議回師收復孱陵、公安,重新打通與荊北的通道。

鄧艾手下有五千人馬,這五千人應該是來自長沙郡的精銳,並且從之前的表現來看,這個鄧艾雖然十分年輕,用兵卻是十分老道(本章未完!

第二百八十五章 逆轉乾坤

,如此精兵強將的組合,派誰去,帶多少兵力都要好好籌劃。

張飛、趙雲自然是紛紛請戰,兩人各有所長,劉備一時也難以決斷讓誰去,於是自然而然的看向諸葛亮,想聽聽他的意見。

諸葛亮沉吟片刻,接著出人意料道:“翼德,子龍,你們各帶五千兵馬一起去!”

眾將皆驚,張飛忍不住道:“殺雞焉用宰牛刀,鄧艾那小子何德何能配讓我與子龍同去!軍師放心,你就給俺五千人馬。看俺殺他個屁滾尿流!”

趙雲也皺眉道:“軍師,若我與翼德同去,大營這邊怎麼辦?”

劉備也不解的看著諸葛亮,諸葛亮輕搖羽扇,胸有成竹道:“你們只管在黃昏時分光明正大的去,我料定孫紹不敢出城!”

劉備不解問道:“軍師,即便子龍與翼德同去,也該趁著天黑悄悄的走,不讓孫紹發覺了,為何還要光明正大的離開,這不是告訴孫紹大營空虛麼?”

諸葛亮笑著解釋道:“孫紹並非常人,你們若是趁夜偷偷出城,最多一兩日孫紹必定起疑,這點時間你們根本不可能解決鄧艾。如果你們在孫紹眼下離開,以孫紹的聰明,必定會懷疑這是我們久攻不下,施展的引誘他出城的計策,他反倒疑慮不敢出城。”

劉備想了想,覺得諸葛亮說的有道理,但他還是不放心,擔憂道:“如果孫紹起疑了,當真出城攻打營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