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水上得勢,陸上失勢(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超率先出兵,打破了荊北之戰後天下難得的和平。
西涼聯軍來勢洶洶,一路連戰連捷,攻克了隴西、南安、天水三郡,魏郡岌岌可危,兵鋒所指,扶風、安定瑟瑟發抖,長安震動。
鎮守關中的大將徐晃,自恃勇力,與馬超的西涼騎兵正面交鋒,被打得大敗而回,坐鎮長安的鐘繇求援信件如同雪花一般飄向曹操的丞相府。
曹操大驚失色,他原以為關中文有鍾繇、荀攸,武有徐晃,應當是萬無一失才對,沒想到西涼兵如此兇猛,連徐晃都抵擋不住。
關中經過數年的休養生息,無論是農業還是人口都很大的恢復,眼看這兩年就將獲得回報,產出糧草兵員,此時如果被西涼軍攻佔,那麼多年的努力付出,都將付之東流,關中不容有失。
此時曹操的探子已經探得荊州南北調兵遣將,眼看大戰在即,曹操此時也不得不放棄坐收漁利的想法,親自帶兵救援長安。
雖然一切準備都已有條不紊的進行,但劉備卻一直按兵不動,一是因為荊北水軍實力孱弱,二是他秘密修建的船塢剛剛建好,新的戰船還沒有打造完成。
建安十五年七月,見劉備沒有先動手打算,孫紹不宣而戰,率先對劉備發動攻擊。
甘寧、淩統、張強等率領的荊南水軍四面出擊,偷襲江陵、江夏、漢津三處水寨,荊北水軍猝不及防,水寨、戰船幾乎被全部燒燬,
自此戰火燃起,荊北水軍原本只是江夏水軍的殘部以及曹軍水軍當時在襄陽沒有參與赤壁大戰的那一部分,實力原本就比荊南水軍要弱,這次被偷襲後,雙方水軍實力差距更加懸殊。
在此後的一個月時間裡,荊南軍完全是將荊北軍按在地上打,他們憑藉艦船之利,想打就打,想撤就撤,荊北軍完全處在疲於奔命的狀態。ζ°.XX.♂
荊北長江沿岸城鎮在荊南軍攻擊下節節敗退,很快便棄守沿岸。
連戰連捷的荊南軍氣勢如虹,紛紛請戰,登陸長江北岸作戰,孫紹和龐統商議後認為荊北軍這是誘敵深入,想要將引誘荊南軍登陸,然後才能發揮荊北軍的優勢。
但前線連戰連勝,不僅水軍的甘寧、淩統氣勢高漲,黃忠、魏延等見狀各種眼紅羨慕,紛紛請戰,孫紹也不能直接拒絕,滅自己志氣漲他人威風。
孫紹與龐統商議過後,還是決定渡江登陸一戰,畢竟光在長江上依靠水軍,也只能阻止荊北軍南下,要想徹底擊敗劉備,登陸作戰是必須的。
既然是必須要打的戰鬥,與其等到後面打,不如趁現在士氣高漲、佔盡優勢的情況下與之一戰,反正有荊南牢牢掌握著水軍優勢,就算是這一戰敗了,有水軍接應也不至於損失太大。
八月,荊南軍在水軍的掩護下,魏延和黃忠分別領軍一萬在南郡以東六十里、烏林以西五十里的兩處江灘登陸。
江岸已經完全被荊南水軍控制,登陸也非常順利,荊北軍不僅沒有阻攔,甚至好像是都沒有發現魏延、黃忠部已經登陸。
一切進展順利,魏延、黃忠各自按照原計劃分別向烏林和華容進軍。
孫紹站在巨大的作戰地圖前面,手指不停在烏林、華容兩地劃來劃去,顯得頗為不安。
按說截止到目前,荊北軍連戰連捷,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孫紹應該高興才是,但不知道為什麼,孫紹總是覺得這一切都太順利了,難道名滿天下的諸葛亮、縱橫南北的劉備竟然這麼好對付嗎?
龐統也是初次指揮如此大規模的戰鬥,他心中忐忑並不比孫紹少,但他畢竟是鳳雛,即便心中再急,面上也是穩如泰山,見孫紹眉頭緊鎖,反倒安慰道「主公,可是覺得進軍太過順利?」
孫紹點了點頭,道:「士元也有這種感覺嗎?我總覺得劉備、諸葛亮挖好了陷阱,正在等我們跳進去。」
龐統點了點頭,然後又搖頭道:「孔明的才能我瞭解,到目前為止,這確實像是他誘敵深入之計,不過我們已經再三叮囑魏將軍和黃老將軍,只要他們按照計劃穩紮穩打,徐徐推進,即便荊北有埋伏,只要及時撤退,有水軍接應,也不會招致大敗。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不是傷筋動骨,一場小敗我們也承受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