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是武陵太守,如今兵敗不知所蹤,武陵亟需一個人統領大局,穩定軍心民心,此事耽擱不得,否則武陵一旦有事,讓諸葛亮找到突破口,荊南四郡危矣!

孫紹和李異走水路,不過兩天便趕到了武陵。

武陵的情況比孫紹想象中要好得多,蒯越畢竟是蒯氏家族掌舵人,經歷過各種波瀾。

得到魏延帶領的武陵軍幾乎全軍覆沒之後,蒯越沒有慌亂,立刻採取有效措施,撫卹傷亡者家屬,穩定民心,並且迅速召集預備役的青壯年,維持治安。

在蒯越的得力措施下,魏延軍覆亡的影響被降到了最低,武陵也沒有發生恐慌事件,甚至在第一時間就召集了五千預備役的新兵,重組了武陵軍。

只是最新的預備役才訓練了一年時間,並且未經戰事,並未形成戰鬥力,並且由於魏延兵敗的訊息,目前士氣極端低落。

蒯越在軍略上略有不足,本身也不管軍事,威望不足,雖然用了不少辦法,卻並沒有鼓舞起士氣來。

但孫紹只是在營中露了一面,宣佈自領武陵營統領,便解決了新軍士氣不足的問題。

孫紹和蒯越都沒想到孫紹在荊南威望竟然如此之高,這自然是拜報紙以及各種輿論宣傳經年累月的效果,當然也是因為武陵郡實行了新政策之後,武陵郡百姓生活比之前金旋當政的時候好的太多。

普通百姓就是這樣,誰能給他們好日子過,他們就信誰服誰擁護誰,現在這個人是孫紹。預備役的青壯年基本都是普通百姓出身,對孫紹自然是最為擁護的。

此外就是報紙中宣傳孫紹的戰績,幾乎從無敗績,加上孫紹親自統領他們,更讓他們覺得無比安心,甚至有些興奮能夠在孫紹麾下效力。

孫紹又將李異及其親兵隊全部打散編入軍中,擔任中低階軍官,作為新軍骨幹。

巡視完軍營,孫紹又立刻與蒯越商議加強江邊防禦預警能力的方法,雖然已經派鄧艾去尋找荊北的秘密船廠,但孫紹從來不會將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只是現在也沒有太多好的辦法,孫紹也只能讓蒯越安排人沿江每二十里修建一座烽火臺,並且增加了巡邏的人手和次數。

這些辦法並不能真正防止荊北軍渡江,只是希望能夠早點發現可以早做點準備,早一點調兵遣將,也算聊勝於無。

幾乎在荊南修建烽火臺的同時,荊北也建起了無數烽火臺、瞭望塔,用以觀察防備荊南水軍,只要荊南水軍一到,他們便燃起烽火預警,這讓接下來荊南水軍每次出動的戰果越來越少。

甘寧也嘗試過登陸摧毀這些烽火臺,但是效果非常差,一來這種烽火臺搭建極為簡單,摧毀了要再建太過容易;二來荊北軍偶爾也會提前聚集兵力,對登岸的荊南水軍進行伏擊,給荊南水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孫紹自然不會認為諸葛亮只是為了單純的預防荊南水軍,孫紹認為他們真正想要保護的是在某處的秘密船廠。

孫紹知道鄧艾現在面臨的困難更大了,現在連靠近江北都有危險,要在那漫長的江岸線上尋找那還不知道存不存在的秘密船廠,實在是太困難了。

但孫紹心中還是隱隱期待,因為他是鄧艾,他是歷史上那個完成偷渡陰平,奇襲綿竹關的鄧艾,那在當時看來也是幾乎不可能成功的奇蹟。

大江之上,滔滔江水拍打在船舷上,激起朵朵浪花,月光照在浪花上,折射出星星點點,美不勝收。

鄧艾卻無心看這夜景月色,他們漂在江上已經整整兩天,兩天時間內他們幾乎不眠不休看這江北的岸線,想要看看哪裡有可能是秘密船廠隱藏的地方,但是結果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