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蔣幹智取連環計(第1/3頁)
章節報錯
曹操自從收到黃蓋投降的訊息,心情好了不少,然而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黃蓋那邊卻一直不曾動作,倒是蔡中、蔡和有訊息傳來,說黃蓋待他二人頗為親厚,事事皆與他二人商議,只不過黃蓋受杖刑傷勢頗重,目前還在養傷難以行事。
雖然有訊息傳來,而且黃蓋受五十杖,自然是好不了那麼快,但曹操畢竟生性多疑,思來想去還是擔心事情有詐。
畢竟黃蓋受刑的事情只是黃蓋與蔡中、蔡和兩方面訊息,黃蓋本就是敵人,二蔡也不是什麼忠勇之輩,二人又在黃蓋帳下,萬一被黃蓋拿下被黃蓋威脅,與黃蓋串通一氣也不是沒有可能,將全軍希望寄予他二人,還是有些不妥。
曹操想要再派人去江東打探一下黃蓋的情報,但遍觀帳下文武,合適去的還是隻有那個蔣幹。
蔣幹上次去周瑜大營,讓曹操中了周瑜的反間計,殺害了蔡瑁、張允兩個曹軍稀缺的水戰之將。
事後曹操雖然醒悟過來,但為了軍中士氣還有自己的威信,曹操並沒有戳穿此事,反而坐實了蔡瑁二人的罪行。
既然坐實了蔡瑁二人的罪行,那麼蔣幹自然也成了有功之人,曹操賞罰分明必然是要賞的,讓人又好氣又好笑的是,這蔣幹竟然對曹操的賞賜堅辭不受,說什麼為丞相帳下之臣,為丞相分憂本為分內之事等等。
曹操原本想事情過後找個機會把蔣幹殺了,但蔣幹這樣一來反倒讓曹操覺得此人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曹操愛才惜才,又覺得蔡瑁、張允二人之死自己也有不可推脫的責任,於是便放過了蔣幹。
曹操讓人喚來蔣幹,將需要人再去江東之事說了出來,蔣幹二話不說當即表示,願意再往江東。
蔣幹這次還是一葉扁舟,幾個船伕和一個小童,泛舟於長江之上,頗有幾分出塵之意。
周瑜自從定下火攻之計,便在有條不紊的準備,一方面大量蒐集引燃物,一方面又讓黃蓋詐降,這樣一來就能讓火船順利的到達曹軍水寨。
只不過曹軍戰船也不是死物,火船過去雖然會造成一定損失,但只要戰船四下散開,火勢很快就會得到控制,對曹軍構不成致命傷害。
周瑜、諸葛亮、龐統、魯肅四人多次商議,龐統提出了連環計,讓曹操將戰船全部用鐵索連在一起,上面鋪上木板,這樣一來,戰船機動性便大大降低,火船去時便來不及疏散,一場大火就可以將曹操水軍付之一炬。
只是如何將此計獻給曹操,又能讓多疑的曹操不至於生疑,四人一時間也沒有好的辦法。&n
黃蓋已經用了詐降計,再派人詐降過去,曹操定然起疑;透過黃蓋獻上此計,倒是有一定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適得其反,不到萬不得已不可嘗試,以免暴露了黃蓋。
此計天馬行空,非是一般人能夠想到,所以獻計之人還必須是頗有智謀之人才合情合理,而且獻計之人還不能是江東之人,如此一來,符合條件的人幾乎沒有。
周瑜正苦惱間,忽聽得士兵來報,蔣幹來訪。
周瑜聞言大喜,道:“大事成矣!來人,速速將士元請過來。”
龐統很快來到周瑜帥帳,周瑜滿面笑容,對著龐統道:“士元,蔣幹來了!”
龐統愣了一下,隨即便猜到了周瑜的想法,拱手道:“恭喜大都督,此事包在我身上。”
蔣幹上次來到江東大營,周瑜熱烈相迎,原以為這一次周瑜也會以禮相待,卻沒想到剛到營門口便被周瑜下令拿下。
蔣幹大呼冤枉,周瑜咬牙切齒道:“若非你上次偷走蔡瑁之信,何至於讓我數月謀劃毀於一旦。我正愁抓不著你,你卻是自己送上門來,這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蔣幹哪裡敢承認偷信,他裝傻充楞,一臉茫然道:“什麼信件,公瑾你可莫要冤枉我!”
周瑜不肯聽他解釋,直接命人。
將他帶到一個破屋,關了起來,然後轉身便走。 @
蔣幹大呼冤枉,周瑜確實充耳不聞,蔣幹叫了幾聲,忽聽得一聲冷笑從背後傳來:“別再叫了,周瑜剛愎自用,心狠手辣,你就是叫破喉嚨,也無濟於事。還是安靜一點,像我一樣安靜睡覺便是。”
蔣幹這才注意到破屋中還關了一人,這人蔣幹也曾見過,正是那鳳雛龐統。
蔣幹驚訝道:“士元先生為何在此?”
龐統瞟了他一眼,輕蔑的笑道:“這不是中了周瑜小兒女幹計的蔣幹先生麼,怎麼你幫了他,他反倒恩將仇報將你關了起來。”
蔣幹聽得雲山霧罩的,問道:“先生這是何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