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兵敗太史隕(第1/2頁)
章節報錯
魯肅審時度勢,在江東已無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決定提前退出荊北之爭,但他在臨走時卻逼迫劉備不得不將奪取的江陵改為借,如此一來,即便以後劉備不願乖乖奉還,江東也就有了興兵的理由。
劉備為了保住江陵,同時為了讓孫劉聯盟得以維繫,不得不接受魯肅的要求,這樣一來雖然為以後埋下了隱患,卻贏在當下,隨著江東的退出,荊北就剩下曹仁一隻兵馬,只要將他逐出襄陽,荊北就是他劉備的天下了。
魯肅快刀斬亂麻快速處理好荊北的事情,便讓程普領兵一萬五繼續屯駐在柴桑,他自己則只帶了幾千人馬趕往合淝。
然而魯肅還未趕到合淝,就收到了孫權兵敗的訊息,魯肅急忙召來信使,詳問孫權兵敗的過程。
赤壁大戰後,周瑜威震天下,在天下人心中一躍成為僅次於曹操的用兵大家,在江東軍中威望更是一時無兩。
軍中士卒將周瑜奉若神明,就連吳郡的沒有參與赤壁大戰計程車卒們也是如此。
俗話說功高震主,周瑜便是如此。赤壁大戰帶給周瑜無盡的威望,同時也再次引起了孫權的的不安。
孫權也渴望像父兄一樣馳騁沙場,建功立業,他不願總是聽到他是繼承父兄基業,他渴望自己也能夠開疆拓土。
赤壁之戰,曹操傾盡北方之力發動了五十萬兵力,然而慘敗而回,五十萬大軍帶回去的只有八萬,此時正是最虛弱的時候,
周瑜在荊北鏖戰數月難下江陵,孫權便漸漸起了親征淮南的念頭,這個念頭一起來便無論如何也按不下去。
曹軍虛弱,江東士氣正盛,周瑜鏖兵久攻不克,如果自己能夠一舉奪下淮南,就能證明自己領兵之能不在周瑜之下。
孫權初次跟魯肅提及此事,只不過是諮詢而已,但魯肅覺得江東歷經赤壁之戰,雖然大勝而回,實際上卻是消耗兵馬錢糧甚多,此時不宜再開戰場。
並且魯肅並不認為淮南比荊州好取,雖然如今曹軍元氣未復不假,但淮南之地地勢平坦,最適合曹軍騎兵發揮優勢,而且淮南重地,曹操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必定派遣精兵強將迎戰。
此戰即便贏了,曹操也必定會源源不斷增兵,江東自此將陷入戰爭泥沼。
此戰若敗,更是萬事皆休,孫權想要地盤、威望,一樣也得不到。
魯肅的分析鞭辟入裡,孫權當時聽進去了,但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被壓抑的念頭瘋狂生長蔓延,孫權還是不願放棄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既然魯肅不支援,那就找別的支援的人,於是孫權開始聯絡四大世家,四大世家除了朱家有朱然在撈了不少功績,其餘三家在赤壁大戰那是顆粒無收,得知孫權想要親征淮南,立刻紛紛表示支援。
為了慫恿孫權出征,四家明裡暗裡到處貶低曹軍戰力,讓孫權更加覺得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得到了江東世家支援的孫權,再次向魯肅提及親征淮南之事,已經不是商量而是命令了。魯肅苦苦規勸,孫權不忍懲罰魯肅,便決定讓魯肅鎮守江東。
魯肅知道已經無法再勸孫權收回成命,只得妥協表示支援親征,孫權大喜,於是讓魯肅為隨軍參謀。
魯肅之所以要留在孫權身邊,便是想著有自己出謀劃策,孫權此番親征,只要小勝,便可班師,即便無功,只要不是大敗收場,也就還能接受。
畢竟依照孫權的性子,讓他永遠不統兵,只坐鎮江東料理民政事務,那也是不可能的,這次曹軍虛弱之時讓孫權親自領兵出征,也能積累經驗。
孫權於是讓張昭坐鎮江東,排程糧草輜重,自己則親率五萬大軍出征淮南,這五萬大軍有兩萬是魯肅兩年前招募的新軍,訓練已經有兩年之久,也參與過一些剿滅盜賊、山越的戰鬥,算得上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能戰之兵。
另外三萬有一
萬五是赤壁之戰招募的後備兵,有五千是出征大將宋謙、賈華的私兵,還有一萬則是四大世家拼湊的軍隊。
軍中沒有大將坐鎮,軍隊號令不一,戰力良莠不齊,這也是魯肅不看好此次出征的原因,為此魯肅親自上門,請出了太史慈隨行。
太史慈這幾年出任吳郡太守,基本也就是掛職而已,孫權不信任他,他也根本不問朝堂之事。
只是太史慈舊疾纏身,雖然休養幾年,身體卻還是一日差過一日,魯肅請太史慈相助,本以為要好一番說辭,沒想到太史慈卻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有了自己在孫權身邊出謀劃策,有了太史慈坐鎮大軍,魯肅這才稍稍放下心事。如果一切按照魯肅那時候的計劃發展下去,情況無論如何也不至於太糟糕。
朱然的一封密信卻打亂了魯肅的計劃,孫權看完信,立刻覺得這是魯肅掌握江東兵去昂,正式接替周瑜成為江東大都督的最佳時機。
魯肅與周瑜雖然是好友,但同樣他也有自己的雄心和抱負,周瑜在赤壁威震天下,魯肅為好友感到高興的同時,也同樣渴望和羨慕有這樣的機會,因此對於接替周瑜掌握江東大權,魯肅並不排斥。
但魯肅認為此時最重要的事情是打好淮南這一戰,此時並不適合節外生枝。況且,周瑜並沒有寫信來說明受傷之事,此時自己就過去,一定會讓周瑜寒心。
孫權對於周瑜不報傷情的事情也很不滿,並且擔心周瑜傷勢過重,江東軍群龍無首,萬一被劉備反戈一擊,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堅持讓魯肅立刻去。
如果是為私慾,魯肅自然是不會去的,但孫權有一點說到了魯肅的擔憂之處,那就是劉備軍的態度。
赤壁之戰後,劉備軍力急劇膨脹,但卻沒有相應的地盤,劉備原本與周瑜商量的是江東取荊北,劉備取荊南,這個決定周瑜跟孫權彙報過,孫權對此也是支援的。
但荊南出人意料的被孫紹在極短的時間內奪下,並且戒備森嚴,劉備軍沒有水軍,只好放棄荊南攻略,此刻的劉備對荊北慾望極大,無疑是十分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