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孫紹火速據荊南(第1/2頁)
章節報錯
孫紹的命令是一連串的,其戰略意圖就是在孫權、劉備沒有反應之前全據荊南四郡,並築建好防禦體系,造成佔據荊南的既成事實。
如此一來,即便是孫權、劉備對此事有意見,一時間也對他無可奈何,而孫紹只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發展,就能讓荊南其他三郡與長沙一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到時候合四郡之力,即便是直面孫權,孫紹也有底氣。 無錯更新@
孫紹命令魏延立刻擴編軍隊至八千人,然後擊破前方的武陵軍,直取武陵全境,並沿江構築防禦工事。
命令黃忠領長沙守軍就地擴軍至八千人,然後直取零陵,全取零陵之後,等待徐盛接管零陵,然後立刻北上與魏延合兵一處。
命令徐盛以手上兵力為基礎新建鎮南軍,兵力一萬,建成後立刻擊破零陵與桂陽聯軍,待全取桂陽郡之後,總督零陵、桂陽軍事,潘濬為輔,總領二郡政務。
命令霍峻就地徵兵三千人,並發動民夫,在連雲山峽谷口建築軍寨,徹底堵死豫章呂蒙進攻長沙的通道。
命令甘寧將水軍正式擴充到五千人,整軍備戰,隨時準備封鎖江陵到長沙的長江航道。
這三年來孫紹為了不引起孫權的忌憚,必須要保持比較少的兵力,但是在赤壁之戰曹操、劉備、孫權都無暇顧及他的時候迅速全取荊南也是他最開始就謀劃好的,如何在短時間內擴充兵力,並且不至於讓戰鬥力損失太嚴重這個問題困擾了孫紹很久。
直到孫紹想起了後世的預備役制度,這就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於是早在一年多以前,孫紹就開始實行預備役制度,讓各戰區在農閒時組織青壯年進行軍事操練。
經過一年多的操練,這些預備役的青壯年雖然比不上百戰精兵,但也絕不是什麼都不懂的新兵蛋能比的。
這些預備役計程車兵也都在各自戰區登記在冊,要召集起來整編也非常方便,並不會耽誤時間,影響孫紹火速全取荊南的戰略目標。
吸收了預備役之後的軍隊戰鬥力,在單兵作戰方面肯定是有所下滑的,但是由於軍隊人數的增加,軍隊整體戰力並不會有太大的下降,特別是在軍心士氣方面甚至還可能有所提升。
作為一個穿越人士,孫紹自然知道軍隊政治思想建設有多麼重要,因此在活字印刷術被民間工匠參透以後,孫紹便讓長沙官辦的印刷廠放棄了低端市場,轉而著重於做品牌化的高階市場,而由此產生的過剩的印刷能力,就被孫紹用來印刷各種報紙,以極低價格甚至是免費的形式,在長沙全郡推廣傳播。
報紙上的內容自然是經過精心準備的,每一期報紙都有幾個固定板塊,其一是本郡孫太守最近做了些什麼,當然報道的都是一些正面事蹟;其二是本郡官府最近釋出了哪些政令以及對政令的解釋;其三是對本郡一些讓人關注的事件的處理通報;其四是本郡百姓一些高光時刻;最後就是外郡的一些訊息,當然大多數時候都是一些戰亂或者民不聊生的訊息。
歸納起來就是本郡太守如何愛民;本郡政令如何親民;本郡法令如何嚴明;本郡百姓生活幸福安康;外郡百姓水深火熱。
在這個訊息閉塞,娛樂匱乏的時代,普通百姓能夠了解到的最多也就是本村最多是本縣的一些訊息,對於更遠的地方發生的事情幾乎是一無所知。
而報紙的出現,給了這些普通百姓一個瞭解外面的渠道,人的好奇心是天生的,所以對報紙的追捧也是必然的。
大部分的百姓並不識字,孫紹就下令村正里長每隔五天便在晚飯後在各村頭宣讀報紙內容。
孫紹親自去巡視過一些村落讀報的情況,看著那麼多的人一起坐在一起聽村正里長讀報,讓他想起了小時候全村人一起擠到村長家曬穀場上看一臺黑白電視的情形。
為了保證報紙的公信力,孫紹嚴格命令報紙上報道的事都必須。
是真實的,只有這樣,孫紹才能將百姓的思想引導向他需要的方向。
孫紹並沒有直接在報紙讓百姓擁護自己,卻讓長沙的百姓自發的擁護孫紹的統治,因為這幾年在孫紹的統治下,他們的日子比其他郡的百姓過得好太多,沒人想要再過上以前的苦日子。
多年籌劃,孫紹對於武陵、零陵、桂陽三郡的兵力戰力的瞭解可能還在三郡太守之上,所以對於魏延等人拿下三郡,孫紹並沒有太多的擔心。
孫紹現在拿不準的是在赤壁與曹操火併一場之後,孫權和劉備發現他全取四郡之後的反應,他們會不會直接出兵攻打荊南?
從孫紹開始搶奪荊南四郡開始,歷史就已經完全按照不可預知的方向發展,孫紹熟知歷史而獲得的先知先覺的優勢就完全消失了,從此以後,他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以及帳下文武的判斷。
孫紹與龐統商量許久,一致認為劉備和孫權一時半會兒應該不會出兵攻打荊南,孫紹名義上還是孫權的部屬,劉備要打荊南,不啻於向孫權宣戰。
而孫權直接進攻荊南的可能性也不大,孫權取得赤壁大捷,其野心首要目標必定是荊州以北的富庶地區,其次才是荊南四郡,而荊州北部現在除了孫權還有劉備以及曹操留下的曹仁軍團,三方混戰一時半兒打不完。
得出這個結論,孫紹稍稍鬆了一口氣,又與龐統開始討論長沙與兩個暗中盟友的關係,這兩個暗中的盟友自然是江陵蒯越以及廬陵的孫賁。
以孫紹對蒯越的瞭解,蒯越是個極為聰明的人物,眼下的形勢他沒有理由捨棄暗中互相幫助幾年的孫紹轉投劉備或是孫權,眼下正是投向長沙才是蒯越最明智的選擇,孫紹相信蒯越不會選擇錯誤。
蒯越這邊的問題是,江陵怎麼辦?
江陵位於長江以北,是荊州北部經濟僅次於襄陽,軍事僅次於江夏的大城,目前還在蒯越的掌握之中,但荊北如今還有曹操、劉備、孫權三家的兵力對江陵虎視眈眈,一旦蒯越攜江陵投向長沙,江陵是該守還是該棄,如果直接放棄,將江陵交到誰的手裡更好?
如果孫紹接手江陵並且想要守住,則必須提前面對曹、劉、孫三家兵力,甚至有可能被群起而攻之。
長沙雖然現在急劇擴充兵力,將總兵力提升到了三萬人,但是三萬兵力出去要戍守各郡的兵馬,能夠調動的兵馬不會超過一萬五,以這一萬五兵力能夠守得住嗎?
退一萬步來說,即便是守住了又能如何,荊南三郡由於向來不被看重,孫紹佔了孫權或許還能忍而不發,但富庶的江陵一定是孫權視為囊中之物的,一旦孫紹染指,孫權還能忍而不發嗎,因為一個江陵提前與孫權翻臉,值得嗎?
一旦與孫權翻臉,在江陵被拖住了一萬五千兵馬,剩下四郡兵力空虛,如果孫權全力進攻,長沙守得住嗎?
為了一個江陵,失了自己經營多年的大本營,這絕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所以無論如何江陵不能要,更不能守,但是要放棄江陵,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
首先是蒯越,蒯越以江陵來投,孫紹轉手就放棄掉,蒯越會怎麼想?棄了江陵,又該怎麼補償蒯越?
其次是怎麼放棄江陵,江陵棄守之後拱手讓給誰?劉備,這是最差的結果,孫紹整體規劃路線基本與劉備三分天下的戰略思路一樣,是孫紹目前最直接的競爭對手,給劉備絕對是最差的選擇。
劉備與孫紹的情況恰恰相反,孫紹是地盤大兵力少,而劉備則是兵力多底盤少,一旦劉備得到江陵,那是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