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精誠方得臥龍出(第2/2頁)
章節報錯
經過糜芳、傅士仁之事以後,趙雲亦覺得在新野諸人面前提起長沙,終究引人誤會,於是對長沙諱莫如深,輕易從不再提,不過在他心中,對於那幾日所見以及孫紹其人,還是不時想起。
劉備、趙雲原以為諸葛亮高臥最多不過一個時辰,不曾想這一等就是兩個時辰,趙雲都站的腿腳微酸,於是對劉備道:「主公,我等已經誠心靜候兩個時辰,誠意已足,不如坐著相候?」
劉備搖頭道:「子龍儘可去歇,凡人白日高臥豈能如此酣睡,此定臥龍先生考驗我之耐心誠意,既已靜候兩個時辰,豈可半途而廢!」
趙雲聽劉備如此說,也不多言,陪著劉備站的筆直。
劉備輕嘆道:「幸好此次是子龍隨行,若是翼德,此刻只怕要嚷著拆了這草廬了,果真如此,或許會壞了先生印象。」
趙雲聽完並無表示,劉備知道趙雲素來不喜在背後議論旁人,也不再多言。
二人又等了約盞茶的工夫,只聽得草堂內一個清亮的聲音唱道:「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劉備往小童看了一眼,小童答道:「是先生醒了。」
小童說完走了進去,諸葛亮問道:「可有俗客來訪?」
童子答道:「劉皇叔已經靜候兩個多時辰了。」
諸葛亮皺眉道:「有客來訪,何不早報?」頓了一頓,又對外道:
「諸葛亮失禮了,煩請稍後,容我更衣相見!」
又過半晌,只見一人步出草堂,其人身長八尺,面若冠玉,綸巾博帶,身披鶴氅,飄飄然如同神仙中人。
趙雲見過鳳雛龐統,原以為與之齊名的諸葛亮亦同他一般,相貌平平,以才學出眾,卻不料諸葛亮與龐統容貌如此相差千里。
趙雲心道:「若鳳雛生得如此,孫權豈會讓其遠走長沙?諸葛亮如此才貌,若要出仕,易如反掌,他坐觀天下,隱而不仕,足見其乃是極有原則,且目光長遠之輩!」
劉備想法與趙雲類似,亦看出諸葛亮絕非輕言可動之人,暗道:「此人不可說服,只可曉以大義,伸張其志,方可能令其出山。」
劉備、趙雲心念未已,諸葛亮歉然道:「小童蒙昧,怠慢貴客,是亮失禮了。皇叔如蒙不棄,還請入內敘談。」
劉備替小童開解道:「非是仙童蒙昧,實是備甘心等待,懇求仙童,先生無需介懷。」
諸葛亮聽完不再糾纏此時,引劉備、趙雲入內敘談。
三人分賓主坐定,寒暄已畢,劉備開門見山說出請諸葛亮出山相助之意,諸葛亮婉言謝絕,推辭說自己年幼學疏,難堪大用。
劉備早料到此行不會順利,諸葛亮拒絕也在意料之中,見諸葛亮自嘲才疏學淺,於是以水鏡先生之言,徐庶之語為證,直言諸葛亮太過謙虛。
諸葛亮若再妄自菲薄,不啻於說水鏡先生和徐庶沒有識人之明,於是不再自謙。
劉備坦言心中志向是匡扶漢室,伸張大義於天下,解萬民之疾苦,又求諸葛亮破局之策,諸葛亮於是說出了後世聞名的隆中對。
「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曹操勢不及袁紹,而竟能克紹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今劉璋闇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此亮所以為將軍謀者也。惟將軍圖之。」
諸葛亮說完,又讓童子掛出一幅畫,對劉備道:「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圖也。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
劉備聽諸葛亮如此言辭,原本忐忑不安之心反倒平靜下來,原本請諸葛亮出山不多的信心,此刻卻驟然提高數倍。
從諸葛亮所謀之策,包括他自繪的西川地圖,都可以看出諸葛亮絕非是甘於隱居,碌碌無為了此一生之人,他胸懷天下,早有出仕之心!
劉備起身離席,拱手拜道:「先生一言,令備茅塞頓開。先生如此大才,豈可屈身隴畝之間,還請先生勿要嫌棄劉備勢弱,出山相助!」
諸葛亮再次婉言謝絕,劉備長嘆一聲,道:「先生不出,天下蒼生難獲解救啊!」說完淚如雨下,衣袍盡溼。
趙雲也插言道:「先生抱經世之器,豈可空老於山林?君不見,鳳雛亦出仕於長沙也!」
諸葛亮聞言,訝然道:「士元在長沙出仕,將軍如何知曉?」
劉備解釋道:「子龍轉戰千里,流落江東,得長沙之助方才離開,
他與鳳雛先生同往長沙,子龍歸於新野,鳳雛仕於長沙。」
「鳳雛竟然為那孫紹出仕了?」諸葛亮喃喃自語,他沉吟半晌,乃對劉備拜道:「將軍三顧茅廬,草堂靜候,足見將軍一片赤誠。將軍心志堅定,我若回絕,必然再來,亮非不近人情之輩。既蒙將軍不棄,諸葛亮願效犬馬之勞!」
劉備、趙雲相顧大喜,趙雲出莊讓隨從獻上金麻禮物,諸葛亮堅辭不受,劉備道:「此非聘請大賢之禮,乃備聊表寸心而已。」諸葛亮這才不再推遲。
當天天色已晚,諸葛亮遂邀請劉備、趙雲在草堂歇息,劉備與諸葛亮秉燭夜談,抵足而眠。
次日諸葛亮與劉備、趙雲攜手返回新野的訊息很快就飛到了孫紹手中。
孫紹看著手中簡短的情報,咬牙嘆道:「該來的還是來了,我得鳳雛,劉備得了臥龍,那就看看這天下三分的第三份,是你劉備還是我孫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