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東征烏桓,張遼破敵(第2/3頁)
章節報錯
郭嘉寫起字來龍飛鳳舞,只不過再看字跡卻是潦草不堪,賈詡落字四平八穩,其字也是工工整整。
曹操看過二人所寫之字,卻是眉頭舒展,眼前烏雲盡消。
二人所寫無一字之差,都寫著:「佯走濱海,實出盧龍。」
盧龍就是盧龍塞,曹操大笑道:「蹋頓只怕做夢都想不到,我花了一年時間修好棧道,今日卻棄而不用,只怕等我大軍打到柳城,他才如夢初醒吧!」
郭嘉補充道:「為了讓蹋頓更加相信,主公這故佈疑陣也莫要省了本錢。」
曹操點頭稱是,又讓人送郭嘉回鄴城修養,郭嘉寧死不從,道:「大丈夫當馬革裹屍還!主公不讓嘉隨遼東,可是要讓嘉死不瞑目麼?」
曹操無奈,只得同意。
當日大軍出發,東向往碣石縣,大軍迤邐而行,延綿數里,直至日落方才全部出城。
當夜,無終城門再次開啟虎豹精騎馬裹蹄人銜枚,連火把都不打,藉著月色直奔盧龍塞。
走濱海道的大軍旗號俱全,由賈詡坐鎮,曹純統領大軍,這條道地勢平坦,又靠近濱海,不易被伏擊,但是路上多沼澤泥地,車馬未必好行,如果再有烏桓突騎騷擾,只怕日行只能二十餘里。
從碣石到柳城路程近八百里,如果日行十餘里,光路上消耗的錢糧,就足以發動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了。
這還是行軍順利的情況下,如果再遇到什麼難以預料的變故,大軍未戰自潰也不是沒有可能,正是這個原因,曹操才不得不讓賈詡和曹純坐鎮佯攻大軍,如果沒有賈詡在,曹操擔心這支大軍會損失慘重。
這也是蹋頓不過三十萬烏桓便敢與曹操為敵的原因,也是曹操帶甲數十萬,面對區區烏桓卻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原因。
曹操與郭嘉同在虎豹騎中,統兵大將是覆滅呂布的時候招收的大將張遼,張遼文武雙全,謹慎持重,曹操深了許多,他騎在馬上對曹操道。
任是曹操、郭嘉、賈詡都是智計超群之輩,但這條路的難行程度還是超出了三人的想象,虎豹騎雖然都是精銳,但面對難走的山路,還是顯得極為艱難。
「依奉孝之意,該當如何?」曹操皺眉問道。
「柳城據此不餘里,輕騎猛進可達,即便山路難行,七日足以。嘉以為,除卻刀兵武器,乾糧和水,其餘一切皆是累贅,可棄之,輕裝而行。務求三日內走出徐無山內抵達白狼山,之後稍事休整,然後直搗柳城!」郭嘉斷言道。
「這是否太過冒險,文遠以為如何?」曹操看向張遼。
張遼想了想道:「軍師之言有理,此番奇襲本就是虎口拔牙,求的就是擊敵於未察,如能一擊得手,糧草輜重可就地補給,如果事敗,帶著的這點糧草輜重也只是資敵而已。」
曹操狠狠甩了甩馬鞭,道:「奉孝和文遠既然都如此認為,那便就這麼辦吧!前年之所以不敢走盧龍塞,就是因為盧龍塞和徐無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此次我們修建二渠,蹋頓以為我們必定走濱海道,因此將兵力收縮回防,我們這才能夠安然透過盧龍塞和徐無山。哼哼,蹋頓啊蹋頓,匹夫而已,雖然有謀確實不多,有此天險而棄守之,暴殄天物,
豈能不滅?」
虎豹騎丟掉所有包袱,只留下十日口糧,輕裝前進,果然在三日內就走出了徐無山,出了徐無山,前方即是灤河谷地,虎豹騎在灤河谷地疾馳,終於被蹋頓的烏桓突騎偵探到。
烏桓突騎都是輕騎兵,在灤河谷地到柳城之間雖然有三百里,但騎馬來回也不過一兩日的工夫,因此烏桓突騎最遠偵查距離便延伸到了此處。
當蹋頓得到訊息,有一人的精銳騎兵已經走出徐無山到了灤河谷地的時候,蹋頓如遭雷擊,愣了半晌才讓部落戰士緊急集合。
然而此時烏桓最精銳的戰士有多半去了濱海道沿路阻擊騷擾曹軍,還在柳城的除了蹋頓的萬餘精騎,剩餘的烏桓人雖然也是騎馬能戰,但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作戰技能較他最精銳的烏桓突騎還是差了不少。
更糟心的是烏桓也是遊牧民族,為了每個部族的牛羊都有豐美的水草,每個部族之間的距離最少的也有數十里,要將所有部族都通知到,然後部族出兵到柳城集合估計也要一兩天的時間,那時候曹操都要兵臨城下了!
為了節省集結時間,蹋頓下令各部各自集結之後不用到柳城集結,而是直接趕往柳城西部百餘里的白狼山,在那裡大軍集結。
為了彌補單兵作戰的不足,蹋頓下令此次烏桓凡是能戰的男子都要集結參戰,這樣一來預計到白狼山集結完畢之後約有騎兵,加上蹋頓直屬的一萬突騎兵,總共六萬,兵力是曹操騎兵的十倍,蹋頓就不信曹軍再是驍勇善戰,還能以一當十不成!
虎豹騎被烏桓突騎看到的時候,曹操的偵察騎兵也發現了烏桓突騎,因此烏桓突騎拼命往回報信的時候,虎豹騎也窮追不捨向柳城挺進。
虎豹騎大軍到達白狼山的時候,郭嘉已經搖搖欲墜,他向曹操建議全軍在白狼山佔據地利優勢立刻修整,靜待蹋頓大軍到來。
虎豹騎休息了六個時辰,東方草原上已經是煙塵四起,蹄聲如雷,很快煙塵處一隊隊騎兵露出身形,他們一個個舞著彎刀,呼號不止,彷彿是來參加一場盛大的狩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