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明獸的記載,出自《山海經·海內西經》。

講的是在崑崙墟這麼個地方,有開明獸鎮守城門。

所謂崑崙墟,在《山海經》的記載裡,是「帝之下都」。

為「百神之所在」!

翻譯翻譯,就是天帝在凡間下界的都城,其中住了上百位神明。

也就是說,開明獸曾經算得上是天帝麾下「都城警衛部」。

官兒雖然不算大,但權力不小。

起碼,藐視「星君」是夠的。

對比起開明獸,星君,還真不算什麼。

天上的星辰數以萬億,多如牛毛,一顆星便是一位星君。

《山海經》裡記載崑崙墟中的「百神」,便多是星君。

真正掌管星系的大佬,便不是以「星君」相稱,而是「帝君」了。

在神明中,星君算是最底層的小官兒了,頂多算個科長。

沒見狗子旺財都嫌棄戴笑愚稱呼他為「星君」麼。

所以,胡凱明才敢有如此底氣,才敢瞧不起星君。

它雖不是數萬年前,替天帝看守崑崙墟中的一員。

但妖族的傳承可不像人類,藉由文字記載,後人翻閱。

妖族的知識,是來源於天生,來源於血脈。

來自血脈中傳承的模糊記憶,告訴著胡凱明。

開明獸曾經無比輝煌,沒有星君,敢在它們面前如此放肆。

所以,它未等到妖聖的回應,在盛怒之下,毫不猶豫的追了出來。

可《山海經》畢竟是古早神話時期便存在於世的書籍。

比較簡略簡略不說。

其書寫者礙於神明當道,也做了許多類似於春秋筆法的美化。

在東寧大陸傳承較久的門派裡,有更詳細的,另一個角度的記載。

巧的是,七星門中便有收錄。

而對自幼在七星門裡長大的戴笑愚而言,這些典籍都是必修課。

崑崙墟,的確有神明駐紮,也有一些地位低微的星君混在其中。

但並沒有《山海經》中記載的那麼美好。

崑崙墟,就是曾經的崑崙山。

其原本最頂尖的神祇,是西王母。

包括《山海經》在內的各類典籍,已經將而西王母的形象躍然紙上。

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蓬髮、虎齒、豹尾、善嘯。

說白了,還是一隻化形的妖獸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