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軍才與戴笑愚說過。

對他的信任、感激、崇拜之類的正面情緒。

都能算作某種信仰。

只是,並不全面。

戴笑愚初聽時,便覺得熟悉。

後來仔細一想。

宣揚名聲,為自己造勢,豈不是也算其中一種?

之前尚且還好。

雖然東寧大陸有傳音石,虛刻石之類的道具。

但各地區皆有門派鎮守,肯定會把控輿論。

凡俗民間對修士的瞭解,多是傳記和戲曲。

有些區域,相隔較遠,傳說流傳過去,甚至還會失真,很容易被人歪曲。

戴笑愚在江淮相鄰的江襄地區,都被傳為了浪子,便可見一斑。

但隨著知守觀開始推廣手機,手機使用者越來越多。

這個現象,是一定會被改變的。

大家不用透過文化宣傳來了解資訊,足不出戶便能知天下,不是虛言。

所以,更容易運作出一批「信徒」來。

一般而言,即便是往年天驕,如戴笑愚的兩個師兄。

在進入大宗師境界,同階無敵手後,各門派都會開始運作新人,他們在民間的熱度,會慢慢淡去。

畢竟要進入勢力的管理層了,還持續在大眾視野中曝光,容易暴露門派的機要。

諸多門派,都對此有著默契。

反正修士又不是戴笑愚上輩子的小鮮肉,名氣淡了也不代表沒實力。

偶爾會有人提及,還是會被人想起,獲得認可。

但戴笑愚不一樣,他是還在運作期時,便開始一飛沖天。

時間太短。

新一代還未成長,更別提「降熱度」。

這就很尷尬。

戴笑愚已經不太重視名聲了。

周揚給他潑髒水,戴笑愚有很多種法子去反制。

但他並沒有做。

可此時畢竟是在戰爭期間,戴笑愚的戰績,依然耀眼。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