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了姜麗,戴笑愚再無掣肘,以術法隱匿掉身形,繞了幾圈,確認無人監視與跟蹤。

戴笑愚尋了個無人的僻靜處,披上了袍子,戴上了面具。

楊天祿也十分謹慎。

甚至可以說,修煉到大宗師境,就沒有不謹慎的人。

戴笑愚尋到暗號指引之處,竟又有暗號。

一路潛行,換了幾處地點,甚至險些被琅嬛福地與掌刑殿的弟子發現。

於不知不覺間,戴笑愚已經離開了襄城。

如今正位於襄城東兩三百里左右的一處小村莊內。

江襄多江水,便利於凡俗生存。

可江襄又多山,所以對凡人而言,交通十分不便。

此地村落,雖然距離襄城不遠,但民生貧苦,百姓面有菜色。

尋到此處,再無暗號,戴笑愚略作思忖,便找到了一個山野小神龕,輕拂衣袖,悄然擊破空間壁。

果然,此處別有洞天。

東寧大陸,雖然驅趕了神明,但民間還是對一些神明有所供奉。

比如城隍,比如土地。

修士們對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凡俗疾苦,無力改善,總得給他們一點心理慰藉不是?

只要沒有邪教與神明出現,民間的一些祭祀活動,倒不會引起多大的重視。

可信仰,也是一股力量,長年累月的積澱,量變便會引起質變。

戴笑愚幼年時,多有聽兩位師兄與師父說過類似的故事。

山野精怪,甚至一個壓根就不存在的神明,常年受百姓香火祭拜,最終成長成了一個小邪神。

它們實力不濟,但也有些神異,可以在自己的小廟或神龕附近,開闢一個空間出來。

若有疏忽,放任不管,隨著它們的實力提升,空間也會成長。

如昔日的冥界,便是幾個強大神明的空間,聯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如今,戴笑愚便在這樣類似的空間內。

此處空間不大,只有差不多十平米,類似一個小單間。

靈氣濃郁程度與時間流速,和東寧大陸沒有區別。

看得出來,這野神的實力,也就那樣。

宗師境的修士,小心謹慎些,便能擊殺。

或者,此間神明已經滅亡了?

戴笑愚打量片刻,沒有看到楊天祿的身影。

但他也不急,只是等了兩炷香左右的工夫,便見附近出現了一道空間裂隙,楊天祿帶著「伏虎面具」,自其間邁步而出。

「殿主,勞您奔波,實在抱歉,不得已而為之,請您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