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他跳牆逃走,一路迷茫,不知前程,便動了輕身念頭,尋個去處自縊。

本以為深夜無人看到,不想有三個僧人路過將其救下,帶回寺廟。 首發更新@

次日拜過主持,方有才把輕身之因說與老僧。

那老僧聽了笑他迂腐,說:“貧僧若是你,便叫那婦人得償所願。你今日拒她,好比殺二人!”

方有才吃驚高僧之言,求教問:“長老何出此言,我怎殺二人?”

那老僧說:“劉氏原本只有Yin念,但無邪心。你若從了她心意,她Yin念便退了,日後縱有索取,也不會有大的邪念。”

“如今你一再拒絕,使她“求之不得,寤寐思服”,長久累積,必生魔心。”

“待到孽瘴紮根,她就全然不顧了,從外招引一男,在家縱慾Yin樂,就算令兄渾然不知,她也會暗生“害夫之念”。”

“令兄豈不克死她手?”

“她害死。(本章未完!

第506章 方生殺嫂

親夫,只瞞得過一時,總會敗露,必有一死。”

“如此這般,你不是害殺他二人?”

方有才冷汗直下,請教“消解之法”。

老僧說:“那婦人魔心已生,再難回頭。此事不能解,你與我佛有緣,就留在我寺當個“抄事”,抄寫經卷,管你溫飽。”

方有才答應了差事,一面抄經,一面等表兄回來。

月滿之後,他打聽到表兄苗三友經商歸來,便託僧人送去書信,寫明“逃離之因”。

苗三友見信上之詞大怒,酒後提刀問妻子,大罵一頓睡去。

劉氏惶恐他醒來殺自己,便夥同丫鬟先下手,切下頭顱藏起來。

次日告官稱“丈夫被賊人所害,人頭不翼而飛”。

方有才得知此事,痛哭不止,百般懊悔,猜出“兄長乃劉氏所殺”,但苦無證據替表兄鳴冤。

他向主持尋求指點,那老僧手指沾茶,在桌上寫一【迎】字

方有才想了一天,忽然明白了,當日拜別主持,奔赴苗府弔喪。

劉氏見他回來,以為他要替兄報仇,害怕之餘又生害人之心。

怎料,當夜方有才闖入她寢居求愛,說:“昔日家有兄長,小生只能忍飢挨餓,不敢冒犯嫂嫂。”

“今兄長已去,小生再無顧慮了,求嫂嫂成全。”

劉氏歡喜不已,丈夫頭七未過,她便與表兄弟翻棉被。

此後常常如此,白天叔嫂有別,夜裡便是夫妻,還拉著丫鬟一同享樂。

過了三個月,冬去春來時,方有才已得劉氏傾心之愛,他的話劉氏百順百依。

有一日,他問劉氏:“表兄到底怎麼死的。這幾日,我常見無頭鬼哀求我,不知何故。”

劉氏便把實情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