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狐婿】 【】

己時,豔陽高照,風清氣爽。

今日六月六,恰逢小暑,又是‘伏羊節’,溫州四野八鄉皆是‘宰羊燉肉’之景。

城外東南十里,城皇太陰山下有大廟會,買賣家沿著山腳設攤搭棚,集上殺羊的屠戶鏘啷磨刀,已有好幾只死於他刀下。

西邊拜廟的官路上,劉彥騎著毛驢,劉平騎著紅馬,大孫小孫、郭松陶青、方有才坐騾車。

今早眾人聽說劉彥到城皇廟進香,答謝府君,便都跟來。

眼望山腳集市,聽見羊叫聲,孫子岷笑問:“不知劉兄家鄉,可有這‘伏羊節’?”

所謂‘伏羊節’,乃是‘三伏殺羊進補’的節日。

其中的‘羊’,通‘陽’之意,‘伏羊’即是‘伏陽’。

一般從初伏開始,延續至末伏結束,大概有一個月。

期間食用羊肉,以熱制熱,以陽制陽,拔除冬春溼毒之氣。

江南一帶冬春潮溼,比別處更愛這‘伏羊節’。

除了溫州,台州、越州、杭州、蘇州,乃至江夏、九江、荊州諸地,也都過此節。

聽他問民俗,劉彥驢上顧首攀談,說起‘家鄉如何伏陽,過伏天’。

不多時車到集市口,眾人下車,劉彥下驢。

他們仰觀城皇廟,商量先遊逛集市,再上山拜廟進香。

劉彥也想尋找卦攤,看幽蘭所說的‘賣卦人’在不在此。

七人一路穿行廟會,倒是看見卦攤,但不見賣卦之人。

走到南邊,只聽羊兒嘶喊咩叫,眾人圍著看屠戶殺羊,他們也過去瞧熱鬧。

郭松驀然想到一個主意,對大孫道:“我等何不買一隻羊首,做禮數拜廟敬上?”

孫子岷撫掌稱‘是’,走上前問:“這是誰家的羊,羊頭我買了。”

屠戶漢子看一旁老叟,說:“是他家的,相公要的晚,這羊頭已賣人哩。”

羊主人拱手抱拳:“確是賣人了,被周先生給買走。”

“周先生?”

孫子岷以為是個教書先生,思量道:“他買羊頭作甚?莫非也是敬奉城皇?”

劉彥禮問老人家:“不知那先生何許人?”

羊主人道:“先生是賣卦的,卦攤便在集上。”

劉彥一聽果然是要找的人,笑問:“周先生人在何處?”

羊主人四顧找尋說:“方才還在這,許是方便去了,相公可要尋他問卜?”

劉彥點點頭,摺扇撫掌,眼目避看殺生之景,卻看到小娘子牽著一隻小羊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