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娘今夜聽我弟講學,有何感受?”

“小妹感受到字義之妙趣。”

“聽世才先生說文解字,妙趣橫生,道理通透。”

“譬如:先生講【我】字由來,小妹方知原來【我】為‘殺人者兵器’,持戈者為我!”

……

卯時,東邊初亮。

眾女脫出劉彥詩夢迴西湖。

畫舫行空,秦媚娘心猶在君夢中,彷佛魂隨船走,卻把心留在那處。

即便高二問話,她答說,其心也沒從‘君子詩夢’中透脫出來。

她此時心境,就像是小食美味,沉溺滋味中,意猶未盡。

高二、封三娘笑顏相視。

荀貂兒談道:“真儒說字講義,自然與凡士不同。凡士對字理解不甚通透,猶如隔窗窺燭影。”

“真儒則能開窗觀明火,見其光明真意。”

“故而,與人轉述時,可以闡解奇妙。”

“不知奇妙者,聞聽奇妙處,自會覺得有趣。”

秦媚娘‘嗯’聲笑點頭,試問舫主:“我聽世才先生說,今夜還講字意,小妹可否接著聽講?”

貂兒稍思後,說:“離夢前我與郎君商議,今晚把學堂之女都帶來聽講,你想繼續聽也可以,但別忘了家中之事。”

“你神魂離體已有三日,你家太公、老夫人,只怕已經心急如焚。”

媚娘被舫主一點,驀然‘透脫’,這才想起‘身還在金陵家中’。

她思問道:“荀姐姐之意是,讓我今晚給爹爹、母親託個夢,告訴家人我魂在此處?”

“正是此意。”

說話,荀娘子轉視高二:“依著郎君之計,昨日你就該去秦府一見媚孃家人。”

“今日不可再拖了,以發生變故。”

“適才在夢中,郎君問我‘秦府可有張榜求仙尋女’,我卻不能答君,只說你沒去府中探看。”

“郎君說,天道乾乾運轉,人謀只能謀一時,過時就會發生改變。”

高二笑道:“貂兒也會用道理教人了。”

“我昨日之所以不去,乃效彷世才用心,學他把握人心,多等上一日,秦家就急上一分。”

“有道是‘病急亂投醫’。”

“等我去到時,他們就無心猜忌,更信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