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一筆勾銷(第2/3頁)
章節報錯
方城皇明白後,又添新疑:“劉戚氏婦道人家,不曾在世為官,亦未得天子封號。其子劉世才,倒是受天子賜號。”
“莫不是母憑子貴?亦或劉氏分得其子功德?”
席少卿含笑收牒牘,說:“方兄說對了。劉戚氏確是‘母憑子貴’,亦得了其子劉世才功德。”
“劉世才,異人也。”
“異人者,性命由我,名不在冊。”
“故,其有功德亦不能加身,只能加於其父其母。”
“其父早亡,轉世割斷牽連。劉戚氏為母,尚在,所以承其子功德。”
“下元日,歲星來東嶽,親筆將劉世才之陰功賦予其母劉戚氏。”
“如今他母子二人氣運相連,子之功德全部歸於母之名下。”
“近來劉世才新添一樁功德,乃助臨安縣辦‘歲夕燈會’……”
“臨安城皇亦受用百姓香火禮敬,此事方兄難道不知?”
說話掐算時辰。
方城皇恍然道:“下官略知一二,當夜臨安‘燈祭’所生民願著實不小……,卻沒想到劉奉義乃異人轉世。”
席少卿起身說:“不如方兄隨我同去一見那位郡君。”
“下官正有此意。”
說著,方城皇同行出官邸,乘坐少卿車駕去往臨安。
路上,席方平問起‘劉世才為人和身學’,得知‘劉奉義乃真儒’後,更想一見此人。
他生前亦是真儒,替父鳴冤之後,厚養風骨,篤志經學。
雖未成鴻儒,亦是一方名士,儒術通達【正心境地】。
“不知劉世才真學通達何等境地?”
帶著思量,席方平繼續與州城皇談論‘奉義諸事’。
……
與此同時,地府兩位通判、判官已至臨安劉府,正與劉奉義靈堂見禮。
劉府設兩處靈堂,一處在前院廳堂,一處在後院正房。
前靈堂做待客之用,後靈堂守靈之用。
依臨安喪禮風俗,家長亡故後,須守靈七日,即‘守頭七’,第八日方能入殮下葬。
此時前院靈堂,香火騰騰,靈燈高亮。
劉彥一身孝服禮謝韓通判人情,平兒福伯一同答謝。
韓通判受之一禮,含笑道:“若非春燕娘子提點,我也難與奉義結善緣。”
“令堂老夫人陰功甚高,該當添壽過歲。”
“以後我女翠鶯,還請奉義和娘子多多教誨。”
“翠鶯妹妹聰明可人,善良賢淑,乃可教之才……”
劉彥說話誇讚其女,對平兒道:“請娘子來。”
平兒領喏進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