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那令上之文,便是「巫文」?」

劉彥聽她所言,心中有所動,剎那想到自己那枚「鐵令」上的文字。

小倩不解其中【雲紀】之意,插話問道:「為何叫「雲紀文」,雲紀是何意?」

劉彥接言道:「相傳黃帝受命時,天上有云瑞,故以雲紀事、紀年。這大概就是那文字稱之為【雲紀文】的原因。」

雲姬點頭說:「婆婆也是這麼說的。」

「婆婆說,人皇以雲紀事,但無字立書,於是讓倉頡先師造字,便有了【雲紀文】。」

「後世的文字,皆從「雲紀文」演變而來。」

「古之儒者、巫者一脈相承,皆修此文字。」

「道理就在文字之中,明悟其理,即得神通。」

「先生寫【風】生風,寫【雷】生雷,這便是一字玄通,如同古之儒士。」

「就如婆婆所言「雲紀官」。」

「雲紀官,人皇之臣子也,在下白衣一身,豈敢與古之賢達相提並論?」

說著劉彥把她所言收存經閣之內。

阿九驀然道:「龍娘子也曾說「儒者,術士也,與巫相通」。如此看來,她所言並非空話,確有其道理。」

劉彥說:「豈止儒者與巫相通,周禮、儒家禮祭,都是繼承的巫禮、巫祭,就如雲娘子所言「一脈相承」。」

「娘子所言「婆婆」是何人?可是一位巫祝?」

雲氏回答道:「奴家也問了婆婆,婆婆說自己稱不上「巫者」,只算是「裝神弄鬼的婆子」。」

「婆婆知道的甚多,儒道中的玄妙她都知道。」

劉彥追問:「你可知婆婆住處?何處能尋到她?」

雲氏搖頭說:「從來都是婆婆找我,我問如何尋她,她不告訴我。去年她來,說自己命不久矣,與我草卜一課便走。」

「占卜說我今年有大凶,躲不過去便會丟了性命。」

巧月笑著接話:「所以,妹妹才被假的「海公子」嚇到?匆忙尋夫出嫁,挑中了那宋鐵牛。」

雲氏嗯聲道:「小妹聽說,姐姐便是被海公子帶走的,我靈明感應災劫來臨,便託媒人四處尋夫出嫁。」

「永嘉城中無人敢娶我,媒人便尋到北鄉宋家,說合我倆成親。」

「我心思,那宋二再壞,只要是孝子,便可以教好,就同意這樁婚。」

「卻沒想到有如此奇緣,因緣結識先生、諸位姐姐。」

「此乃天幸。」

劉彥笑顧眾女,點頭說:「聽娘子一說,著實緣法不淺。你可識得「雲紀巫文」?」

雲姬相視道:「奴家只識得玉璧上的二十八個字,但僅僅是認得字,不能通達文字玄妙。不似先生,能以字通玄。」

劉彥聽了斂袖取筆,在紙上運筆,寫出一個字讓她看:「娘子看可認得此字?」

雲姬起身桉前探看,見字型散發雲氣,時而積厚,時而稀薄,驚詫道:「此乃巫文中的【雲】字!」

劉彥文思陡然明亮,高興分視阿九:「果然是個「雲字」,今日全仗娘子解我舊日疑惑。」

「請受在下一禮。」

雲姬連忙躲避,笑說:「奴家怎敢受先生之禮。我有一事不明,先生不知此字叫什麼,又如何通了字中玄妙?」

「我觀先生寫的雲字,顯出本意,落筆顯法。」

劉彥手請她落座,談道:「娘子有所不知,我去年得一人相贈令牌,令牌上刻有此【雲】字。」

說著,他把「鐵令文字之妙」與雲娘子詳述一二,後又講「為何不識字而通字意……」

雲姬聽後魂內靈明閃動,說:「先生真奇士,卻能如此這般悟通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