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天色漸漸的暗澹,竹舍中的他們卻眼目不昏。

眼睛忽略了光暗變化,只守心中明亮、腦思明亮、魂靈明亮。

不知幾時,北邊虛空飛來一絹青絲帕,上面香火繚繞,站著眾多‘小女子’。

為首者乃絲帕主人龍娘子。

左邊見阿九、小倩、文君、青羅、菁菁、暮娘,右邊是黃氏、郎氏、雲氏。

晌午宴後,劉彥、劉平竹舍小息,徐開、良功山上論學。

眾女則往天台縣,一起去見老郡君。

半個時辰前才出郡君陰邸。

後,眾女又去到梟陽君洞府。

入畫境中游賞,在香堂內搜出十幾萬貫香火錢,皆是這些年梟陽君積攢下來的。

只是山中沒有多少俗銀,搜遍洞內只得一百兩金子。

她們將金子都散給五村的遺老遺孤,至於香火錢,則全都送到老郡君陰邸。

龍秀、郡君已私下商議:‘等去臨安拜訪劉母時,便帶上十萬貫當拜府之禮,剩下幾萬貫香火,一萬分與北嶺山中,五萬留給徐開……’

為何留給孫婿,老郡君卻有私心。

……

竹舍窗外,絲帕飄飄而入,懸於右邊茶桉之上。

劉平轉眸看到,而劉彥面對著徐開、良功,專心闡解【君子】。

那二人亦沉溺道理,全無分心。

絲帕上眾女旁聽都不打攪。

菁菁驀然一眼,看到下方茶桉上,一篇墨跡未乾的文章。

白紙上字字珠璣,文光爍爍,看得她心喜,如見珠寶。

“姐姐看!”

在她輕聲手指下,眾女各是轉眸俯看,笑逐顏開。

雲氏夾在她們中,眼眸驚豔詫異,心說:“文字裡透光,莫非這先生……就是婆婆說的‘儒士’?”

思量著,她魂靈內有靈明之物閃爍,好似在與紙上文光‘呼應’。

呼應之下,那文章中的道理,透過明光竟然形象化,物象化了!

雲娘子不看文字內容,卻能看到明光內出現‘龍’‘蛇’‘山’‘川’‘海’‘氣’等奇景……

眾多奇景,猶如文字內容發生出的‘海市蜃樓’,乃道理的具現、是字意的具現。

這些,諸女皆看不到,獨她能見。

雲氏喜見奇異,不禁脫口道:“此乃道理!他懂道理!”

此言傳入眾女耳中,她們各有笑顏,誤會了她話中意思。

龍秀道:“妹妹見識不低,卻知道其中之理。”

“這滿紙珠璣的文章,便是學問所化、道理所生。”

“眾位可願登上文章一遊?”

眾女相視,笑著點頭。

暮娘子說:“只是聽過,真學文章道理通明,未曾親眼一見,今見先生妙文,真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