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以鱉載學(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見阿九入夢,笑道:“娘子可吃得教訓?”
見君笑顏,阿九不覺舒心,到身前說:“這教訓叫我吃的好飽,相公如何不責怪我?”
劉彥把手中鱉拋給她,道:“娘子已自省,我何須再責備?何況,你出言與他問罪,也是維護我顏面。”
“沒有這場交惡,豈有今夜‘驅虎吞狼’?又怎助溫良功他們脫困?”
“娘子捨身助人,此乃大善!”
阿九聞言而笑,眼看鱉殼上的學問,見出自《論語·衛靈公》,問他:“何故夢中捉鱉?還把身中真學都顯於鱉背上?”
正如她所言,這溪河中的玄鱉背文,皆是劉彥壓箱子的真學,無不是明經之學。
劉彥道:“此乃‘溫故而知新’!”
“以後我便‘以鱉載學’,明經之學不再壓箱子,不然新學也變舊學。”
“我要將這些學問活用,隨用隨捉,常看常新。”
“娘子你看,這些‘文鱉’在溪河上爬來爬去,像不像‘行學’?”
阿九心明眼亮,點頭說:“正是‘行學’之意。”
“我聞山君說,上古周王以龜背載文占卜,今朝相公鱉背載學,可謂‘通古博今’。”
劉彥笑了笑,抬手一點虛空,六丈經閣顯現。
接過她手中玄龜朝上一拋,便化作一紙書文飛入經閣大門。
溪河內千鱉跟著飛起,化一張張經文遁入經閣。
藏經後,他在溪邊念想出一所草廬柴院,問她:“溫良功他們可都脫身?”
阿九回話告知:“眾人皆在摺扇中,青羅娘子還盜了那怪多年積攢的家底財寶。”
說著,將青羅所思細說一二。
劉彥稱讚此女有妙思,說:“娘子將他們都請來入我夢中。”
阿九領喏脫夢而出。
不多時,見眾人分批入夢。
先是阿九、小倩、文君、暮娘、糜氏。
而後是青羅、黃氏、郎氏領著溫良功、孫瑜等海公子書童、婢妾,一共三十餘眾。
東箕山眾人在青羅帶領下,於柴院外拜謝先生大恩。
劉彥受之一禮,環視眾人說:“諸位此番脫困,亦有青羅仙家、黃仙家、郎仙家之功,無三位仙家,我縱有計謀,也無從施展。”
“溫兄真叫人好找,兩位仙家為尋你,煞費苦心,我看你就莫避美人恩。”
“娶一人有人怨,娶二人則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