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不可小家子氣。何況我不是罰過他們?叫他們前來取‘名字’?”

劉彥說:“那紙名字,等同我的拜帖。兩位糜兄上門請走,便是賠罪了。”

“現在我化名在他府上,人若不去,則失禮於人。”

“而且我看,想出這個‘賺人伎倆’的,未必是他們。”

“我去看看,何人獻此‘妙計’。”

……

糜府內宅,閨閣燭火明亮,三個丫鬟陪著小姐用膳。

糜氏喝著羹湯,眼眸有所思。

這時二兄糜松進來,丫鬟們紛紛放下碗快。

糜氏起身相迎:“哥哥是等焦急了?”

糜松斂袖入座,笑說:“確是有些心急。自從知道世間有真儒,我便渴求一見那等明經之士。”

“此番有緣相遇,豈能不激動,又豈不想領教妙理?”

“我海門之士,無人明經。只有任兄聰明在身,得文光入竅。”

糜氏點頭道:“任元洲聰明不低,有朝一日,可以明經。這因他天賦異稟,修道之故。”

“前兩日他到府上來,說‘船過永平縣,見臨江酒樓上飛出一匹正氣白錦,他們登碼頭前去拜訪,但無緣相見……’”

“小妹方才在想,酒樓上那匹白錦主人,會不會就是劉彥昌?”

糜松聞言驚訝,但試想之後,也不無可能!

他說:“真如小妹所猜,可把仁兄請來,引薦與劉兄。就是不知,劉兄來是不來。”

話落,有丫鬟進來閨閣,回事道:“府外有劉相公拜訪,大爺讓奴婢請二爺。”

糜松面顯喜悅,分顧小妹一眼便抖擻起身,大步去前院。

在前院看到兩個家僕挑燈,長兄糜竹顧首望內宅。

兄弟相見各不多言,同出府門迎貴客。

大門一開,便見劉氏主僕站在門前。

糜松奪步禮迎,其兄在後持禮。

劉彥感受兩人殷勤,也不妄自尊大,禮畢道:“聽說【劉彥昌】被兩位請入府中,我此番便是來尋它,拿回自家名姓。”

話落一笑,帶動糜氏兄弟歡笑。

笑語之後,主人請客過府。

劉彥隨他們一路攀談‘靈江海口’之景,讚賞本地人傑地靈,借‘江上大雨風浪’誇讚‘艄公江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