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做的魚,甚是美味。”

“難怪敢掛【江口第一鮮】的幌子。”

……

碼頭南三里,路邊小店內,劉彥面顯紅潤與店家誇讚魚味。

門外太陽偏西,天近酉時。

今日這場魚席,三人吃了一個多時辰,共飲一罈酒,品十道魚味。

就劉彥而言,此席用的八分舒暢。

但付賬時,卻讓劉平給了十二分的銀兩,使店家多得一份歡心。

出來小店,殷學海帶著醉意笑道:“仁兄想來得意他家鮮魚,故此多付銀兩。”

“兄若不走,明日再來品嚐。”

“我做東。”

劉彥看他立身有些不穩,笑說:“這家店的魚確對我胃口,但我只滿意八分,並不十分滿意,你可知為何?”

殷學海拱手請教。

劉彥道:“餘下二分是我刻意壓下興致,不使自己得意忘形,酒醉後亂性。不然就會有損德行。”

“《書》曰【滿招損,謙得益】。”

“殷兄乘船渡江,且要小心,莫要落水。”

殷學海耳聞其言,好比被針戳了屁股,酒醉掃去一半,頭腦清醒不少。

他張口要說時,劉彥抬手一禮作別,騎上毛驢和劉平向南而去。

殷學海背後深施一禮,把他臨別之言記在心裡。

主僕騎驢牽馬走了一里。

劉平顧頭說:“不知他能不能記住公子良言忠告。”

劉彥看前路道:“殷學海心性已改,又豈不懂我說的?”

“他自有聰明,只是缺人引導,不然怎造出以假亂真的銀子?”

說著走了三里路見岔路,路東立著界石,上刻【海門縣】三字。

向東望去,二里外城牆聳立。

城門高出道路一丈,百姓鄉民踩著石階進出,兩邊張貼榜文,兩個老兵把守。

進到城中,見市上頗為熱鬧,挑擔的來往輕快,賣柴的打酒出城,酒樓上曲聲陣陣。

穿過東街,主僕二人在市尾看到一家客店,兩層小樓,裡面幾桌客人在飲酒。

劉彥讓劉平進去問客房,自己在門口欣賞市井。

少時,劉平出來道:“這家店只剩一間客房,說是與一位劉相公留的。”

劉彥沒多想,繼續往前尋店落腳。

走到西市口處,看見一家新店。

此店比頭家大幾分,堂內只兩桌客人,頗為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