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下山尋宿(第2/3頁)
章節報錯
“所謂‘自強不息’,便是‘不斷的保持運動’,運動核心則在於‘主動’,不可陷入被動之中。”
“一旦被動了,就落了下乘。”
說著這,他收住口中道理,摺扇敲打劉平。
“莫忘了我與你起的表字叫什麼。”
劉平聞公子一番道理,心中豁然開闊,道:“如何敢忘?公子與賜字【自牧】,是叫我【卑以自牧】。”
“《易》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含章可貞】。”
“我當遵守。”
劉彥相視說:“是該遵守,但不要死守不變。”
“君子內養品性,也要兼濟天下。做不到兼濟天下,便救人之難,解人之急。”
《基因大時代》
“不可只追求利己之道,不然就會惟利是圖,品德也就喪失了。”
劉平點點頭,記下道:“看來我從根性上,還是小人,距離君子相差甚遠。”
劉彥健步前行:“君子小人只在一念之間。念頭通達,行為就發生改變。”
“你跟著我一同行道,慢慢就會通達。”
“我所為,也不全是君子。”
“諸如設計劉和裕,教人計害贓官,得了陶員外珍珠不歸還。”
“這些都不是君子該做的。”
劉平道:“雖不是君子該為之事,但也不失君子之德,我認為公子分寸不差。”
劉彥說:“這就如劍鋒上行走,一旦拿捏不好,就會作出有損德行之事。你只可旁觀,萬不可學我。”
“知道。”
劉平笑說:“我沒有公子正心,若是處處學算計,心術就不正了,念頭就歪了。”
“你能明白甚好!”
劉彥看著山村道:“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若為君子,不可不省。發現錯誤要及時自糾,不可自欺。”
“君子可以犯錯,卻不能犯同樣的錯誤。”
“你我共勉之。”
劉平笑著點頭。
聽了這番話後,心氣分外通暢。
主僕二人說話進到村內,尋找人家借宿。
此村名叫西巒村,村民有五十多戶,靠山吃山,獵戶居多。
男人上山打獵、採山珍,婦孺在家養蠶織布,房屋都建在山坳,相互鄰近。
劉彥登山時到過村中問路,得一戶人家指點,才知‘嶺上有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