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去,暑風來,夏至柳蟬多。

端陽後六日,梅雨收晴,天氣乍炎,今已是立夏時節。

地裡金蟬一隻只爬上樹,叫著‘知了知了’。

劉家內宅,眾女齊聚書房,環站在書桌邊,眾星拱月般圍著劉郎。

見劉彥一身白袍,玄帶束髮,面貌清爽,青須垂落,目視手中《大周疆域圖》。

此圖是憐雲在東湖商集買得,圖上繪有各州地理位置。

包含周邊一些外邦國土,如東海的出雲國、新羅國,南海的安南國、暹羅,及崑崙河西,西域諸國。

購此地圖,是為遊歷所需。

劉彥看著圖上米粒般大小的臨安,笑對眾女道:“今日我便出此一隅,入廣大天地!”

高二姐問:“世才是北上,還是南下?”

劉彥笑道:“先南下,再北上。”

他手指地圖,畫圈說:“我生在江南,但半世只臨安。杭州之南廣大之地未曾涉足。”

“我欲先走東道,再去西道……”

“沿著西道去黔中道,由黔地而入蜀。”

“入蜀後,從山南道北上長安,再往東行去河東,於河東到五臺山……”

“而後南下冀州、齊州赴泰山,往青州,上嶗山。”

“遊過齊魯之地,便南下返回江南。”

眾女邊聽邊看他指點地圖,真是畫了一個大圈,從中窺到君子篤行之志,夫志宛若鯤鵬!

貂兒笑顏道:“此路程,恐怕萬里之長,夫君多久可回來?”

劉彥與她相視說:“我有萬卷書,便要行萬里路。”

“欲成聖賢之道,繼承諸子之學,心要容得下廣闊天地。”

“我欲涉遍大川河山,寬闊我胸襟見識!”

“我雖身在外,卻有一心在家中,此心與彼心相連,千里之遙,也不過近在遲尺!”

“我走之後,可不是了無音訊,自會把各地所歷、見聞、奇聞,寫成書寄給家裡。”

“此萬里路途,三年內可回。”

其言句句在理,眾女各都點頭。

高二轉睛思說:“世才此一番篤行遊歷,難保無有兇險。”

“身邊須有一個能與家裡傳話的人,若是陷入危險窘迫,也好回來告知一聲。”

李憐雲附和道:“二姐言之有理,夫君此行在於‘知行合一,篤志行學’,而非與天數博命。”

“若身遭險地,有性命之危,當退以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