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經》有云:嶺南馬,靈敏溫馴,善走山路,能馱重物,平路奔行二三百里……”

“他這匹嶺南馬,毛色鮮亮,體健清秀,身矮便於騎乘。”

“依小奴看,可買。”

……

周家集,馬地南邊。

劉彥三人圍著一匹嶺南馬觀看。

馬主人是個幹練漢子,六尺身高,眉目明亮,二十出頭樣貌。

他這匹嶺南馬乃母馬,個體矮小,與成年驢子相當。

通體棗紅色,額心點綴稜白,整體看起來頗為俊秀。

聽著萱兒品談,馬販刮目相看,又顧劉彥,暗覺這位乃‘讀書人’,且頗有學識。

劉彥點頭,轉與馬販相視,拱手禮問:“未知小兄弟尊姓?”

馬販抱拳還禮:“小人姓趙,單名一個‘飛’。相公如要買我這匹馬,小人可低賣。”

劉平轉睛問:“你為何要低賣?”

馬販趙飛被問詫異,他卻不知剛才也有一個賤賣馬匹之人,被君子謝絕了。

“我觀相公乃有學之人。”

“小人讀過兩年書,略知幾個字,最敬有學之士。故此,願少賺銀子。”

“此外,小人也想做成這筆買賣,換來銀子去幹別的營生。”

劉彥顯笑說:“我從不佔人便宜,你原本打算賣多少銀兩?”

馬販趙飛回道:“此馬乃小人花十兩從衡州買來,盤纏使了五兩,打算賣二十兩。我願十八兩賣與相公。”

劉彥看眼棗紅馬,小用仁術說:“不必,我就二十兩買下此馬。多二兩銀子,你手頭則寬裕一分。”

“你以後做何營生?”

趙飛受用君子仁厚,心氣爽悅抱拳:“多謝相公。小人還不知做何營生,想去臨安東湖看看。”

“聽聞臨安縣東湖有大商集,乃財氣匯聚之地,買賣眾多。”

“小人慾去找尋營生。”

“好想法。”

劉彥稱讚說:“東湖有大商亦有小商,大有大的買賣,小有小的營生。”

“我有一個提議,你不妨參考。”

“可把二十兩銀子分作小錢,先試小買賣,多插幾支柳條,看那一支長得好、能成樹。”

“以後便可以為營生。”

“切不可為求陡富,而孤注一擲,不然折了本錢,還搭上苦心。”

說著,讓劉平取二十兩銀給他。

趙飛琢磨道理,深以為是,施一禮答謝指教。

收下銀子後,他解開馬樁繩索,請劉彥試乘此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