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聽教點頭:“孩兒知道了。”

母子說話時,兩盞新茶奉上香桉,沉玉娘、阿香各取一盞品嚐。

一盞茶後,牌位上香菸鬆散開,劉氏神靈攜帶二女隱退。

劉彥背一袖步出正房,讓素兒去前院看午膳是否備好,與憐雲道:“這幾日娘子可去繡坊主持事務,幫襯一二。”

“與藍氏綵衣多處人情,使其來之則安。”

“其他諸事,你和貂兒、二姐商定就是。”

李憐雲欠身領喏。

兩人走到茶桉旁落座,繼續品龍井、談詩詞。

不多時,素月來報說:“午膳已好,荀娘子也領人來了。”

劉彥端茶轉前堂後門。

見眾女過院,荀貂兒、高二姐為首,身後跟著十三娘和兩位美婦、嬌娘。

美婦二十,粉白黛綠,清瘦秀氣,著青綠對襟背子、雪白襦裙。

嬌娘十七,面如春華,皎如秋月,一身孝衣白,腳下白鞋,頭戴白笠。

貂兒、二姐分別引薦一女。

劉彥從其口得知,婦人乃藍綵衣,娘子是裘四娘。

君子打量之下,二女款款見禮。

見到這位劉奉義,她們眸色皆藏神采,各有讚許藏在心中。

劉彥目不多看,轉顧荀娘子、高二姐:“四孃家事可都辦妥當?”

貂兒回道:“裘府已然無事。離開隴西之前,妾身也告知裘家人‘四娘母女去處’,徵得他家同意。”

“唯有四娘母親裘氏魂壇尚未安置,我等商議‘暮時再去東山谷下葬’。”

高二接話說:“世才可知,四娘乃我狐族‘異類’?”

劉彥分視一眼裘四娘,請教‘奇異之處’。

他知道高二所言‘異類’,並非指‘四娘乃人狐所生’。

二姐笑顏招來四娘到身邊,隻手揭下她頭上斗笠,一雙毛茸茸的玄耳豎起,好似筍子破土。

“你看……”

高二手指,劉彥及眾目齊聚四娘頭頂狐耳。

裘四娘玉面含羞低眉。

藍綵衣目發驚豔,側看暗言:“莫非四娘是狐仙女?”

二姐手牽小娘子說:“這妹妹奇異之處,就在那兩隻狐耳和股後短尾,同時身具人身之妙,狐狸血脈。”

“我狐族稱此為【天狐身】。”

“妹妹這雙玄耳,能聽五里之聲,鬼神之語也能聽到,是為‘耳竅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