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背袖一掃,正氣長風捲起,將娘子口呵之氣箭衝散,且疾風至她面門,拂過其面鬢髮。

憐雲心體舒暢,含笑走近道:“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夫君對正氣之用,一日千里!”

“君之浩氣長風,比宋玉所言‘雄風’更爽人。”

“夫君夫志駕馭長風,風御一丈三尺浩然正氣,對於正氣之用,可謂‘另闢蹊徑’‘獨樹一幟’。”

“以妾身看,不輸蜀地孟門劍宗的浩然正氣化劍之術。”

“而且君之正氣長風,萬變之形,剛柔並濟,如龍一般。將來必成一派!”

劉彥聞贊,回眸顧首道:“風乃氣流之變動,掌握風之意,即掌控氣之萬變。”

“正氣也是天地之氣,自然受風駕馭,一日千里,御氣練達。”

“如娘子所言,正氣長風,獨樹一幟,我欲將此‘風氣’含弘光大,將來作為我劉門正氣之法。”

“但,還需一步步的摸索完善。”

“宋玉說‘夫風生於地’,而我之風取於【字意】,乃是無根風,須當給此它立個根。”

“不然這門正氣之法,難以精進。”

李憐雲微笑點頭,明白劉郎之意,說:“夫風生於地,乃大地吐氣而成風。”

“君之風應生於風骨,夫志牽動骨氣,從而發氣成風。”

“唯有養出風骨,君之風才有立根之處,才能慢慢積厚。”

“娘子所言,正是我所思。”

劉彥斂袖回書房,提筆沾墨寫下【風骨】二字。

【風】字真意降入筆墨,白紙上風氣湧動,但【骨】字毫無異樣,平平無奇。

他指點二字說:“它們雖為一詞,卻不能為一體。何時‘風中有骨,骨內藏風’,我的【長風正氣】才算初成。”

憐雲揭起墨寶,愛不釋手,問道:“夫君今日就要開始養文骨?”

“正有此意。”

劉彥背一袖談道:“胥先生讓我養風骨前,先體會‘風之意’。這三日我小有體會,亦能運用‘風意’,可以養骨了。”

說著,他眼望窗外家院,問起‘貂兒和二姐籌辦繡坊之事’。

清明當日,老夫人提出‘復祖宗之業,重開繡坊’後,貂兒和二姐便領下這樁差事。

先學經營之道,後又去尋繡娘、挑選開繡坊之地。

今早二女卯時來過一次,但見劉郎夢中鑽研字意,沒去攪擾他,叫上阿九一同去了東山谷。

“荀姐姐說,開坊之地她和二姐已經挑選好,就在西城河邊,乃潘家的外宅。”

“昨日她們和阿九去潘府見潘公子、王氏夫人,商談一百兩金盤下。並不佔他家便宜。”

“唯獨好繡娘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