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到西路湖畔花舫處,他手指凝文光,在左掌心寫一個【風】字。

此字是他今日醉入‘吾喪我’,聆聽西湖風光天籟所得。

如當日領悟【雷】字一般,今番亦領悟【風】字真意。

【風】字寫成,他有感掌心字意抖發風氣,好似一掌清風在手上聚而不散。

翻手推掌,清風推著魂兒飛過花舫。

船頭弦月小娘子看到,眼眸幾分詫異,趕忙告知主公:“相公魂兒被風吹走了。”

荀舫主疑惑與高二相視,神魂遁出船房入虛空。

果然看到劉郎魂兒在十丈外湖上飄蕩,猶如斷線風箏,一會兒往南一會兒往東,亦或上下漂浮,劃弧轉圈。

但看他周圍,並無精怪陰神捉弄,也感應不到有人暗中做法。

貂兒有所思,攜帶高二、萱兒、十三娘飄身飛近觀看。

只見劉郎上下包裹一重雲氣、一重風氣。

天地間的精氣朝他兩手掌中湧入,【風雲】二字爍爍綻放字意,主持著周身風雲之變化。

劉彥把雙手一拍,裹身風氣雲氣攪動變幻,其魂則定下靜止,不再左右飄蕩,上下旋浮。

貂兒迎面近身,笑問君:“莫非郎君今日又入‘吾喪我’,聆聽天籟、悟通新字?”

劉彥不語,攤開左手與她們看。

高二見【風】字發氣,恍然道:“難怪飄忽不定,原來君子是在隨風起舞。”

“文字通達真意,果如法咒一般玄妙。”

“且,字意能自行吸納天地精氣而顯法,字意所產生的風氣,與自然風無二。”

“宋玉《風賦》中說【風起於青萍之末】。”

“今日我卻見,風起於世才之掌。”

劉彥笑道:“宋玉所言之風,乃指乾坤之風。二姐所見之風,則是文字之風。”

“字風源自字意載道,源自【風】字承載氣的變化之理。”

“乾坤陰陽升降,氣流湧動而產生【風】。”

“大地之風為坤風,天上之風為乾風。”

“坤風伏地而發,氣衝山崗,呼嘯入穴。”

“乾風應天之變而發,吹動寒暑,四季流轉。”

“乾坤風氣也在人身心體之中。”

“天風醒神,地風爽身,意氣風發便引動浩然正氣!”

“正是【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