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李憐雲震撼望著前方橫流的沸河,滾滾熱氣吹的她渾身灼痛。

這還只是在岸上,若下到河中,內中苦厄實難去想。

她此時方明白,劉世才為本鄉百姓,受了多大痛苦。

“難怪公子可以熬煮出根性……”

“這等烹煮魂身的酷熱,我想就是地府油鍋,也不過如此。”

“公子舉大義為民,以凡人之魂,渡神人苦厄,用大毅力換大明悟,小女子深敬佩。”

“小姐過獎。”

劉彥微笑謙和,走上前望河說:“此河水中有金子,只要受得其中苦厄,便可得其中真金。”

“小生並無那等毅力,不過是下到河中進退兩難,受逼迫而及時明悟。”

春燕回頭顧盼道:“賢弟過謙了。稍後我放那些疫鬼下去,你聽聽他們如何哀嚎。”

說話,她祭起‘魍魎白旗’,往虛空一送,念個咒語,放大百倍。

手指向上一舉,又往下一搗,數丈旗杆噗通戳入河底,旗幟‘山川水澤圖’抖擻發光。

兩千餘眾疫鬼,猶如蝨蟲般被篩出圖境,一個個落入沸河之中,痛苦慘叫如潮奔來,連綿不絕的衝擊耳目。

見那些疫鬼一落河中,身上疫氣就被河水沸熱煮散。

他們在河面上浮沉哭叫掙扎,就似初到世上的嬰孩。

谷刕

劉彥觀之感悟:“唯有面對苦難,世人方顯真性。這便是我能在河中明心見性的緣故。”

思量著,他再次邁向沸河,

這次,他不受任何外物脅迫驅使,只想再感悟一下沸河苦難。

雙足涉水瞬間,他印堂照出胎光,胎光文光重合,照出書生本相,魂兒由內而外,綻放熠熠光輝。

真靈所藏六卷詩氣,也由眉心出竅,化作衣氅披在魂身上。

魂兒文光透照下,詩句所承載的詩意,如不斷變化的蜃樓在衣氅顯現。

兩岸眾女眉目添彩,眾陰兵看呆看痴。

河中痛苦掙扎的眾鬼鄉民望之如見仙人,紛紛大聲急呼求救。

“仙家,仙家救我——”

“神仙救我性命——”

眾音不絕於耳,劉彥身性不落沸河,赤足走在水上,看兩千七百等苦相,如見眾生。

心裡有說不出的感悟。

無意間,他發現河中有一人,魂身暗發玄光,似在抵禦河水之苦。

那人不是別人,正是藏於眾鬼中的少年張逸仙。

逸仙與他目光相對,知道自己被發現了,顯露赤子之笑,神魂也照出胎光,一身白色道衣脫出河水。

一儒一道,兩位明心見性的人,相距三丈彼此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