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其本相與面貌一樣,乃表裡如一之人,這讓劉彥很有好感。

“妹妹可否容我二人說兩句話?”

“哎!”

翠鶯被他一聲妹妹,叫的欣悅三分,揚手一拽絲巾,將堵在逸仙口中陰氣盡數抽出。

逸仙爽然笑道:“不想這般狼狽與先生相見。”

“小道逸仙,本姓張,表字子蓮。我儒門恩師乃姑蘇光亮先生。”

“光亮先生……”

劉彥似曾聽過,仔細追問:“尊師可是宋晨,宋修明?”

他口中的‘宋晨’,是姑蘇極負盛名的大才士,才氣蓋江南。

而且是先皇欽定的榜眼,只比劉彥大六歲。

“正是。光亮是家師的道號。”

逸仙明眸清澈,說:“老師與先生一般,同為真學名士,儒術達‘乾道’之境。未知先生儒術幾等?”

“我初入真學,不敢稱先生。”

劉彥笑道:“我仰慕尊師已久,未曾得緣一見,卻在此有緣遇到先生弟子。不知子蓮兄,明經還是養氣?”

逸仙羞愧說:“小弟未入真學。”

高二驚訝細看他,問:“你已明心見性,胎光顯本性,何故未入真學?”

“大姐有所不知。”

逸仙誠實說:“我自幼上山修道,對於儒家真學欠缺琢磨。去年才出太和宮,下山拜入老師門下。”

“一年只養得三百文光,不敢隨身攜帶,藏於肉身心竅。”

“原來你是太和宮弟子,難怪如此天資。”

高二讚賞一句,不再過多探問。

那太和宮高士輩出,乃道門聖地,先皇退位之後,便在太和山入道羽化。

太和宮在冊道士有三千之眾,鬼仙之流甚多,掌教天師深不可測。

這逸仙年歲不過十幾,卻能修至陰神奪舍之境,無疑是宮中真傳弟子。

他們攀談期間,莊園內薛娘子和春燕亦在商議。

春燕說:“那小賊受天家口諭行事,如果對其責罰,等同損傷人皇臉面。”

“我瞧著他沒有歹意,今日因緣際會,不如放其一馬,叫他欠我家一個人情。”

“以後我們出山,興許有求到他的地方。”

“娘子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