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感悟變化(第1/3頁)
章節報錯
“心無他圖,正心在中,萬物得度。”
“當下之感,和老師《內篇》之言一致。”
“而我正心之中又多了仁德,故此我心暖熱。”
“這即是仁心炙熱。”
“胥先生曾說,凡有仁心者,不因世態而改性,一意固守仁道。”
“成仁者,身可殺,心不得誅,道不能毀,即‘仁者無敵’所在。”
“如今我感受到仁義之溫,君心氣神通,見身性流光……”
“此正心境地與之前明經境,真是天差地別。”
“如‘入學’到‘成學’……”
“學業有成,還要篤行不怠,便是第三重境‘乾道’。”
“乾道者,君子終日乾乾。”
……
通達正心後,劉彥細細體會感悟內在變化。
最直觀之感,便是心竅暖熱。
過去他能做到‘心見’,以自己之心見他人之心。
亦能做到‘觀念’,即是‘以不動心,見心念動’。
但他不能時常感知自心溫度。
人之所以感知心冷心熱,在於人情的變化。
受傷時知‘心冷’,感動時知‘心熱’。
而劉彥現在,能在感情未動之時,而知‘君心熾熱’。
其溫來自心中仁德,他能直觀感覺到仁心流光。
此光即是氣,此氣乃精氣、心氣、意氣、神氣,直通周身九竅,致整個內在溫暖如春。
使他‘人得靜,心得正,身得安,神思聰,耳目明’。
這一切都是實質的感受,更有靈明之感存玄妙之處。
那靈明之感,乃統御之感。
猶如內在意志統御自身性命,全氣全神,皆由夫志。
譬如孟子講浩然正氣時,所言【夫志,氣之帥也】
劉彥正心之後,就像一身精氣有了統帥,志心有了神明,而他即是駕馭之人。
“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正心,方能駕馭夫志,篤行至誠,把握神氣!”
一念思量,劉彥再添明悟。
內視身學,見此前積攢的三千文光消耗一空,只剩一盞文燈明亮心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