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和怨如何相生?”

黃家十四娘聽不明白。

李韻蘭道:“先生之怨,出自姐姐擅自做主,先生之喜,出自姐姐幫他解憂。”

“荀姐姐引鳳入府初衷,非是為己,而是為君。先生又豈能不知?”

“咦,還真是哩。”

十四娘一想就通了,分看韻蘭、霞仙二女:“你倆怎就這般聰明?都說狐狸聰明,我卻不如你們。”

二女各有笑顏。

十三娘道:“這便是讀書之好,似你這個字都認不全的狐狸,哪裡比的書香門第千金?”

十四娘哼聲不理,心思回去後也讀些書,免被他人笑話。

其姐十三娘則在思‘拜入青花舫,與眾女結伴修學’。

她再次與舫主提起此事。

荀舫主道:“當問世才,他若同意,你便能來。跟我一起去吧。”

說著轉身借風而走。

十三娘跟隨她去往臨安城。

……

南城劉府。

劉彥剛從華府回來,見虎兒在院內打拳練路數,一招一式頗為有樣。

正房內,老夫人、表妹、阿九、玉娘、月兒都在看,門口環兒、桃花、平兒圍觀。

劉彥看了片刻,根據虎兒招式變化,發現這套拳只有十二式,但環環相扣,妙如迴文詩。

“世才看她練得如何?”

房內老夫人笑問兒郎。

劉彥提一袖,背手入正房,轉看收招抱拳段虎兒:“卻像是習武人家之女,這十二路拳法,不像今日才學。”

虎兒心直,誠實回答:“虎兒過去不曾學過,這拳法是慧靜法師今日教的。”

“法師說,讓我借‘十二式金剛功’活煉筋骨,筋骨開了再傳我別的。”

“她說,習練拳法,猶如讀書前習字,學會字了還要會用,會用了還要鑽研,鑽研透了方能見功,功夫積攢深了就能入道。”

“法師說我有武學天賦,別人煉一月才能掌握的要領,我一日就能貫通。”

“叫我回來後打幾路老夫人、公子看,意在告知君子,虎兒可教。”

說到最後,這南鄉虎女卻把佛家原話講出。

全家人紛笑。

劉彥點頭道:“佛家以武比文,對武道闡解通俗透徹,今後法師教你什麼,你就練什麼,當成功課做。”

“家裡活忙完可自行練拳。”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