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姑母。”

“好,看今日東湖集市,比六日前更熱鬧。”

……

東湖,廟山北畔。

眾女相迎奉義之母,阿九賞了船家,扶老夫人上岸,少卿在旁打幫手。

岸邊眾女排成兩列逐一見禮,引來不少百姓老少目光。

劉氏環視眾女,瞧見有兩個眼生,問荀娘子:“這兩位是誰家千金?”

舫主引薦道:“這是新安李家小姐韻蘭,這是海寧林家小姐霞仙。”

二女隨介紹各自行禮。

劉氏點頭做還禮,目光看向李憐雲,眸發神采。

來時,阿九已與老夫人說了‘李通判欲嫁愛女與公子為妾’。

劉氏初聞存疑,問‘誰人說媒?’,直到阿九說出是‘荀娘子做媒人’,她才不疑。

四目相對,老夫人越看憐雲越順目,伸手牽道:“自上次見了娘子,老身就不能忘……”

“心中多思‘要是我家也有這樣一女,該是多好啊’。”

舫主和阿九笑顏相視。

憐雲會意劉氏之言,低眉說:“小女子見老夫人,亦有幾分娘母親切。”

“呵呵呵,好好。”

劉氏笑開顏,把手憐雲同行,對荀娘子道:“事成了,老身設宴私謝娘子。”

荀舫主相陪說:“哪裡敢當,妾身只是順水推舟,到底還是兩家有緣。”

“嗯……”

劉氏點點頭又問憐雲:“令尊在何處?我去禮見。”

荀舫主接話說:“已遣人去請通判,老夫人不妨先上船等。那邊商會辦喜事,世才、官家、商家都在,卻不好過去。”

說話在前引路,請老夫人登上林家商船。

她們入船房敘話不久,李通判隨丫鬟尋來。

劉氏起身迎通判,好似待見親家。

通判隨請入座,先寒暄幾句,問候安康,讚譽劉郎。

半盞茶後,荀舫主領頭出去,黃家五女知趣跟出船房。

房內只剩下通判、劉氏及阿九。

船頭荀娘子顧眾女說:“晌午我做東,諸位妹妹都來我花舫小酌,一起看‘才子求偶’,事後再定學堂座次。”

“我去請四位郡主,暫且失陪了。”

眾女各都好顏色,相送荀姐姐。

黃家五狐女目視荀娘子入湖,交頭接耳道:

“老夫人與李通判商談何事?莫非婚事?”

“姐夫和高家婚約尚在,如何再成婚?”

“真笨,不能娶妻,還不能娶妾?”

“聽老夫人來時那兩句話,的確像是談婚論嫁……”

“也有可能是認親,老夫人想收李憐云為義女,故此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