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承平不敢看李韻蘭,拱手與太公做禮數,寒暄兩句就走。

走到人少處,他問表妹:“李韻蘭到底因何厭惡我倆?你我與她過去不曾謀面,也未曾得罪過,何故無名生厭?”

“並非無名。”

霞仙道:“若是有一件本來屬於你的東西,卻被賊盜走,表兄是否厭惡此賊。”

林承平不假思索道:“豈止厭惡,我……”

說著他想到什麼,轉顧身後,驚見李家小姐近在遲尺。

韻蘭目視霞仙說:“知道就好。”

“七歲那年,你和令兄做賊,用幾個包子偷換丐仙《洞玄水韻經》,丐仙算到該有此失,才不與你兄妹計較。”

“那部‘水經’本是送來與我,卻被你倆所盜,使我只得《火明經》,不能水火既濟。”

“不想你們賊心不改,又偷到勾欄弱女身上,截天奪運。”

“入了青花舫,可不要再做賊。”

承平理虧,想解釋卻被表妹截下。

霞仙笑道:“一啄一飲皆為天數,昔日丐仙送‘水火二書’給你,我和表兄並不知曉,偷書只出於孩童心,乃上天唆使。”

“你不怪蒼天,何來怪我?”

“瑞雲姐姐之事,與我之事意外相合,我截天之術未用成。與先生相見皆為緣法。”

“先生見我用心真誠,才引我見荀舫主。”

“我看你也有緣,將來你我同入青花舫,因當水火相濟,萬莫水火不容,否則皆失造化。”

“賢妹說得好!”

林承平暗下助陣。

表妹此番辨答,他聽著痛快。

李韻蘭不為話所動,澹然道:“水火本不容,你我各守好一個【澹】字,便可相安無事。”

說話轉身回喧鬧處。

承平思量話中意,手指在掌中寫【澹】字。

一邊是水,一邊是火,他頓然明意了。

“李韻蘭確有才情,【澹】字合水火,其意是說‘你倆彼此之間澹然處之’。”

陳霞仙含笑點頭,目視韻蘭身影:“君子澹以成,小人甘以壞。韻蘭有肚量。”

說罷,她轉眸看南畔青花舫。

見有三女從岸邊划船過來,對錶兄道:“準備一艘船去臨安等侯先生。”

林承平得提點立即就走,回自家商船,見父親說此事。

不多時一艘林家船載著公子去往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