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她靈覺感應陰神入室,剎那與君心拉開距離。

“君家娘子來了。”

劉彥解了心境,睜眼見書房漆黑一片,開口問阿九:“幾更天?”

“剛過一更。”

阿九回話一句,弄火折點亮油燈,眼眸分顧佛家。

門外荀舫主見書窗透光,領著萱兒弦月進去。

看到慧靜眉心清淨佛光,知其入了般若真境,點明燈功成,與她恭賀道喜。

慧靜則把功果歸於一旁君子。

正房老夫人瞧書房燈亮,忙讓少卿去看,問問‘兒郎和佛家是否飢餓’。

劉彥被問,肚內還真咕咕叫,讓桃花煮兩碗湯圓,邀慧靜同入正房,見母親報知佛家之喜。

片刻湯圓煮好,劉彥、慧靜各端一碗,邊吃邊談,一屋人盡歡顏。

天近二更時分,慧靜拜別劉府,佛心挑燈行於雪夜,一路回顧與君相交。

劉彥則回書房,和荀娘子小敘‘瑞雲、衣雲事’,談到最後說:“陳霞仙確是奇女子。”

“此女敢作敢為,盡人事,聽天命,多少男兒不能相比。”

“雖然截天計不全,但也極盡其能了,是為‘盡心’。”

“娘子不妨招入學堂,讓她做易學教授。”

舫主含笑說:“難怪我去海寧找不見她,原來她已有謀劃,雖說是心計,卻用心良苦。”

“這等女子,他年必有成就,亦能與我家助勢。”

“霞仙幾時脫身出院?”

“兩日後,屆時將瑞雲一同贖身。”

劉彥道:“明日讓賀之洲與瑞雲相見,他若妍醜易念,就把瑞雲留在青花舫。”

“此女略通詩書,小有才情,琴棋詩畫不差,可教小學。”

此處‘小學’,乃指‘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

簡而言之就是教人‘識文斷字,文字音韻’。

荀舫主輕點頭,也說起一女子。

她說:“李家韻蘭我頗為欣賞。韻蘭不差陳霞仙,而且聰明不低,我欲把此女招入學堂。”

“郎君以為可否?”

劉彥道:“學堂事娘子自行做主,只要其心無害,皆可招入。我觀李韻蘭,慧心如蘭,也是奇女子。”

“霞仙、韻蘭再加憐雲。有這三位奇女子,娘子辦學無憂了。”

說著,擦腳起身入床帳,在阿九服侍下解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