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月色,今晚之月,不差當日錢塘潮會。”

“雖不差潮會之月,但少了神靈、君子。若能請來劉奉義一同賞月論詩,更添心頭彩。”

“奉義如何好請?”

“倒是可去君子水鄉一遊,領略東湖明月色。”

“不如把餘生請來,再邀韻蘭賢妹,此二人乃才子佳人,借今夜良辰美景,當撮合撮合他們。”

“是也!你去請賢妹,我和二兄去請餘弟。”

……

二更明月正好,新安江松石崖上,四個陰神聚會賞月。

他們皆異類仙家,道境不入鬼仙,卻經常變化形貌,在城中鄉野結交寒士、名士,對尋常百姓也多有施助。

《仙木奇緣》

因此本地多有四仙傳言,稱他們為‘四靈仙’。

新安李家小姐韻蘭與四靈仙交情甚好,兒時結下善緣。

四仙視韻蘭如妹,李府家人皆知小姐與鬼神結交。

說話四仙定下‘今夜遊賞之地’,分頭去請人。

一炷香後再聚首,見三位男仙身後添了一書生。

此生名叫餘上傑,乃新安才俊,十二就中秀才。

曾作詩投江贈新安君,得君家回贈一尾紅鯉,私塾老師稱其有‘狀元之才’,在本鄉可謂家喻戶曉。

而前去請韻蘭的女仙卻獨個回來。

兄長問:“賢妹因何不來?”

女仙說:“韻蘭不在家中,丫鬟說今早小姐隨太公前去臨安,說是為見劉奉義。”

三個男仙兄長面面相覷,眼眸各有神采,書生餘上傑亦有所思。

女仙接笑道:“韻蘭朝行暮不歸,想是一定見到了。妹妹若與奉義結交上,我等便有了引薦之人。”

“言之有理。”

四仙長兄說:“今夜我等自去東湖,興許遇得見韻蘭賢妹,屆時問她一問。”

說著其中一仙家張口吐香火化作漁船,女仙上船掌渡,三仙邀請餘生上渡。

悠揚的漁調從船頭老仙口中唱出,歌聲流傳高空明月山水間,詩情畫意顯靈氣,盡在其中。

百里外,東湖畔,李家船閣。

一縷精氣卷著香火飛出,在船頭凝聚化形,顯現十六韶顏女兒身,她一身白衣如月光所化,高看俯望好似仙子一般。

其時,青花舫上四位郡主和李憐雲,各都看到她。

憐雲問:“此女何人?”

四郡主也都不知,七郡主讓雪珠、粉珠過去問問。

二女領喏金光遁去,片刻回來說:“她自稱新安郡商賈之女,今日早隨家中太公來東湖參加萬商集會。”

“不想商人家中,也有這般養道之女。”

三郡主起了結交之心,讓二女請她過來敘話。

少時雪珠、粉珠帶著少女神魂飄飄來見。

少女款款拜見東湖郡主。

三郡主打量其面,稱讚說:“真是好容色,似這般天成之貌,世間難尋幾人。”

“你養道煉魂多久了?可修儒術?”

少女淺笑低眉,持禮回話:“小女六歲遇仙師學道,養神魂有十載,也讀過一些詩書,卻未得真學,只得幾字明光在心竅。”

此話一出,四位郡主顏色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