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九江潮會(第2/3頁)
章節報錯
劉彥解了疑惑。
胥君問他:“世才可知今夜‘九江潮會’?”
“學生不知,三郎只說邀我赴會,共遊錢塘江,聽潮賞月。”
說著,劉彥與胥君請教:“何為‘九江潮會’。”
‘九江潮會’指的是‘九江靈主共潮會見錢塘君’,
其中‘九江’乃指錢塘九段江域支流。
分為:‘蘭溪江’、‘金華江’、‘分水江’、‘浦陽江’、‘曹娥江’、‘淥渚江’、‘富春江’、‘新安江’、以及‘衡江’。
潮會起於千年前。
當時錢塘江水尚未一統,各江支流猶如諸侯國,爭鬥不休,岸上百姓多遭水災。
後有九天玄女下界,尋找九江共主,選中錢塘縣一戶姓許的積善人家,賜龍元丹予一家七口。
七口人服下後化龍入江水,鎮壓九江浪潮。
衡江君不服天命,私放出江底水牢中的白猿,使其大鬧錢塘江。
玄女投劍刺傷白猿後嵴,破了此猿玄功,它背劍而逃,不知去向。
衡江君兵敗後,被人曹官黎夢君斬首,其所治江水分為兩段,一段歸錢塘,一段歸湘江。
此後錢塘江每年冬月都辦潮會,九江靈君在潮會之日出水府,如諸侯王覲見天子,奔赴此處江口,潮見錢塘君。
《劍來》
說到此,胥君又提起君家三位公子。
“錢塘家有三子……”
“大公子乃新安君,名凌勝,主江水之源。”
“二公子乃富春君,名凌雲,握三江峽口。”
“三公子許凌煙輔左君上。”
“今夜潮會,新安君、富春君都要拜父君,他們最喜結交儒家名士,世才不妨結交一番。”
說話,見江上飄起香火,三公子許凌煙攜帶一少年書童上船來,禮見兩位湖君與奉義。
劉彥還禮時,顧看那書童,竟是當日投江的少年,原鬧江三妖身邊僕從。
觀其身乃陰魂之體,顯然已成江中之鬼。
他略微思量,大概明白三郎收留少年在身邊的用意。
三郎指書童道:“此子原是姑蘇人,與我家同姓。”
“我讀先生《見龍吟賦》之末句,發人深省,人若失心即是妖,神若失公神自滅。”
“小生收此子在身邊,乃為時刻警示自身。”
“也想使其悔改,找回所失人心。”
“書童還不拜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