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知縣面顯喜悅,做禮數感激通判大人,隨下人出堂。

堂內,父女攀談。

李通判說起‘錢塘縣如何計騙劉世才’。

憐雲搖頭說:“他此計大錯,他想利誘君子相助,乃不可取之道。爹爹明日去時,切勿用‘為民大義’逼迫世才,否則傷我家情義。”

“嗯,我自然省的。”

說著,李通判前去體貼下官,安置張知縣一行。

……

二更天,虛空渡來一艘畫舫,船頭站著荀舫主、阿九、萱兒。

她們大概看一眼府邸各園,阿九和萱兒便駕香火飄落小姐閨園。

見李憐雲在燭前讀書,阿九門外稱讚:“小姐用功勤奮不差男兒。”

憐雲聞聲出來,一看是她們顯露笑顏,跟著轉顧虛空畫舫,從阿九口中得知‘今夜之請’。

“我公子特邀小姐前去聽講,一起研磨六經妙義。”

“承蒙娘子、公子抬舉,小女子樂意聽講……”

說話李憐雲回屋熄滅蠟燭。

少時神魂出竅,跟著阿九、萱兒飄上畫舫。

畫舫載著四女返往東湖。

李憐雲說起錢塘縣之事。

荀舫主聽後說:“此官心有所藏,還想使小聰明賺世才幫他。似他這般匣藏心機,豈能助他?”

“倘若錯在他身上,世才幫他,則反害自身道義。”

“但看在親戚、百姓情面,世才還是給他指點明路,所以他能來貴府求仙。”

憐雲點點頭,說起自己的看法。

大概一盞茶,畫舫來到東湖水域收落青花舫上。

李憐雲環顧船頭船尾,卻不見燈亮,也不見一人,試問舫主:“今夜不在此處開學堂?”

舫主笑顏收畫舫入袖,牽引她飄身至亭閣上,手指茶桉上展開的《山居圖》,翻手撩開香火氣:“妹妹你看,今夜學堂開在裡面。”

李憐雲眼眸新奇,會心一笑,能看到畫中山居匯聚眾多女子。

劉世才身處花叢中,手持書卷與東湖神女談笑風聲,高談闊論。

舫主邀請下,她縮小身形與主人牽手步入畫卷,加入今夜聽講行列。

等李憐雲再出畫境,已過去四個時辰,茶桉上香火早已燃盡。

一夜聽講,使她收穫甚多,通悟不少六經妙理,問舫主:“明夜是否還開課。”

舫主立身畫卷之上,看畫內君子道:“這幾日只要無事就會開講學,妹妹皆可來聽。”

李憐雲高興點頭,與她攜手登畫舫還家。

而此時,通判府前院客房內,錢塘縣張涵正與隨行錢押司、戚少先安排今日之行。

辰時天光亮,三人便跟著通判馬車趕往臨安縣。

等他們到臨安縣衙,劉彥已在衙堂等候,這讓錢塘縣十分意外,暗歎‘傳言不虛假’。

張知縣見奉義,當即作揖施禮,糾正自己昨日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