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山笑道:“乃是萬擔糧草,一朝臣子,十八羽士!”

說著,由華明淵開蓋揭曉。

三人垂目窺看。

只見方匣內三千小人兵士列隊整齊,立在運糧車左右,糧車排成方陣,車斗裝著一粒粒去殼稻米,好似細面銀沙,泛著清透毫光。

竹生國宰相攜眾臣居佇列前頭,左邊是十八羽士,右邊是十二樂女。

他們仰見三位大人君子。

宰相領眾臣、眾士朝見,其他兵卒樂女皆跪地。

劉彥帶著楊華二人還施一禮。

禮畢,宰相高聲道:“君子贈文光寶珠於我國,我國上下喜不自勝,但苦無還禮之物。”

“聽聞君家高堂想要我國一碗穀米,我家國君急急下旨,從全國各地精選稻米。”

“收集這萬擔精米,皆是今年新稻,不知夠不夠君子家一碗。”

劉彥看一一車斗米,估摸能裝滿一小碗,說:“夠與不夠在其次,貴國禮數在我看來已經‘滿碗’!”

“請代轉國君,此番禮數很好,我收下了,不必再送何物。”

宰相領喏記下話。

十八羽士之首,覺元子上拜道:“我國君聽聞先生收元真之妹入府,欲送十二樂女在其身邊添作侍女。不知意下如何?”

劉彥轉顧一側跪地樂女,見她們一個個持琵琶抱琴,暗知‘十八羽士有心’。

他本欲拒絕,但這十二樂女乃是竹生國賜予豆娘,稍作思量後,對入堂阿九道:“請豆娘過來。”

阿九領喏回書房。

少時捧著一爐香回來,豆娘站在香菸之上,散發豆大光輝。

玉娘母女和青花舫眾女也跟來看。

禮見公子後,豆娘脫離香火,落入食匣與眾兄長相見。

此刻她站立十八羽士面前,整整高出他們一人,且明光更亮。

覺元子、元真子恭喜道賀,一看便知賢妹在公子府得厚待,幾日不見有這般蛻變!

他們敘舊說話,劉彥等人也在談聊,討論的則是‘小人國稻米食用之法’。

萱兒道:“小奴以為,這些穀米,可與老夫人添作‘夢食’。”

“山市之國五穀,皆為精氣所化,與人身陽氣、血氣相似,可以帶入夢境。”

“不妨入夢奉於老夫人食用,可補老夫人精神氣,魂靈亦會滋長。”

“你這個主意倒是不錯。”

劉彥一句贊言,對阿九安排:“稍後取小碗盛裝那萬擔米糧,今夜子時送入我母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