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李府失竊(第2/3頁)
章節報錯
劉彥不再隱瞞,告訴他們:“我懷疑夫人沾染外邪,可能與南鄉‘豆腐婆餘氏’有牽連。”
“萬山可還記得西子城吳家豆腐?”
“吳家大娘說,餘氏出師他吳家,只會做鄉下人吃的糟豆腐。做不出精細的嫩豆腐。”
“那試問,豆腐婆送入縣衙的羊脂豆腐又從何而來?”
“我覺得可疑,所以推斷,豆腐婆送的豆腐,非人力所磨,乃鬼神施法制成。”
“明日只管與我去趟南鄉,探一探虛實。出去走走,也好過閒在家中。”
“原來你買豆腐,意不在給通判送清譽,而在於此。”
楊萬山通透了,爽悅答應同去南鄉。
敲定此事後,劉彥一行便不在衙門久留,送陸侯、萬山還魂後出衙回府。
荀舫主時刻留意虛空有無陰神藏匿,到了劉府才放鬆警惕,與世才笑道:“今夜賢弟神魂脫殼,這麼早就還身,不是辜負了天時?”
“我聽說城外有鬼谷,想去看看,世才陪我同去如何?”
劉彥不假思索說:“自鬼谷建成,我尚未去過鬼谷,今夜便陪姐姐前去一看。”
荀舫主被言語暖心,叫出書房弦月眾娘子,命她們守好公子肉身。
於太公亦叮囑一子一女留守書房。
劉彥則吩咐阿九、請玉娘姐替自己在家宴客。
諸事安排妥當,荀舫主推畫舫入空,牽引世才登船,與老狐一行三人去往城外東山谷。
不足十里路程眨眼就到。
立於虛空,可見谷口城門聳立,進出鄉鬼成群結伴。
三人未免驚動眾鄉鬼,特意變換了身貌,弄得與遊魂無異。
進到城中,見一群鬼在圍觀佈告榜文,乃城隍所書。
寫的是‘李府失竊’,所丟失之物則是劉彥那封‘賀帖’。
劉彥夾在眾鬼中觀看,沒想到會有人偷盜自己那封賀帖。
荀舫主傳音詢問‘賀帖’,於太公與她解惑,說起‘初二李家納妾,先生念舊情,以真學降筆寫賀帖送至李府道喜……’
他捏須道:“老朽以為,偷盜者不是谷內鄉民。眾鄉親皆敬先生,怎敢偷盜賀帖?可能是養道精怪所為。”
“偷去後,想借帖字文光養道。”
說話他們步去北城,想去李府看看。
這會兒縣城隍蒙朗領判官正在李府問案,全家老小齊聚一堂,許多鄉鬼聚於堂外旁聽。
李太公抹淚說著‘愧對劉郎厚情’,公子李文玉甚是自責,回顧這幾日來府生人,稱‘不該隨意拿帖與人觀看’。
城隍琢磨案情,一時無策揪出盜賊。
判官說:“怪就怪你家不知珍惜。世才先生真學墨寶,豈能輕易拿與旁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