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得六慧, 照五蘊皆空,才得那般心思見空,娘子不可妄自心高,輕視那公子。”

寇娘笑顏領喏,卻沒把他提點記在心裡。

送走這阿伯後,她熄燈去關窗,巧見明月出烏雲,冒出一個念頭來。

“聽說臨安城外有個亂葬谷,我來這兩日未見一個疫鬼,莫非眾鬼都被鎮壓谷內?”

“我今夜何不去一探?”

此念一出,她身中小人知道,各自請命前去打探。

寇娘坐回床帳,道:“你倆為我‘眼身神’,不能擅自行動,若是被鬼抓住,亦或受困谷中,我不是成了瞎子?”

“我與你們一同去,只許看不許亂跑,若是不聽話,以後就不讓你們出身竅了。”

腦中兩小人各都領喏。

一股夜風入窗,見她肉身頭頂升出一縷精氣,卷著兩點螢火飄出窗門。

……

百里外,西湖水府,春心園內。

兩湖女眷歡談,憐雲夾在其中,細說‘明日下元祭祀事宜……’

綠池中間白石臺上席位空著,方才兩位君王和劉世才還在石臺喝茶攀談,現在卻不知所蹤。

憐雲眼眸掃過那春心池問:“今夜君家不授學嗎?”

長公主笑道:“前三日我父說仁義,傳授君子‘成仁之術’,公子全都領悟了。今日我父便要傳他‘養風骨之法’。”

三公主接話:“要傳此法,須先知‘風骨’為何物。爹爹領他去看風骨了。”

九公主又說:“劉世才見了‘風骨’,才容易領悟我爹爹‘風骨之道’。”

李憐雲聽言幾分詫然,問三位公主:“君家水府內還留存一副君子風骨?”

她通讀醫書,其中有一卷《內經·骨論》提及到【風骨】一詞。

著書醫家將其比作【硯石白玉,其堅如鐵】。

書中說:“儒家風骨,乃築學問品性入根骨身性,如將墨水浸潤紙張,似佛骨舍利子。千年不朽,萬年不化。可與玉石媲美。其骨磨成粉加以諸藥,可製成‘正氣丹’。”

除此之外,憐雲還在一些《誌異》雜書見過‘風骨’。

據說‘風骨克諸邪,久養可得神靈入骨……’

長公主看她驚異,引出涼亭道:“我家那副風骨不是旁人的,乃家父捨生取義留下的‘仁義之軀’。”

“養於修身閣內,三百年未見風骨消減,只是沒了六丈仁氣。”

“憐雲若想看,擇日我帶你一觀。”

“但妹妹可不能外傳,我是真心與你結交,而非顯擺家父德性。”

李憐雲欣悅正心說:“公主抬舉我,我又豈會不知好歹?小妹自省的。”

“這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