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推己及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官家好神采。”
“可見到劉世才?”
雨過天晴,夕陽普照大地。
縣衙後亭,官家夫婦相見。
夫人楊氏見丈夫臉面透著爽氣,從丫鬟手裡接茶奉上。
陸知縣端茶笑道:“夫人明察秋毫。方才在他家一番小敘,把我近來憂思都解了。”
楊氏笑顏對坐問:“這三日,劉公子閉門在家都做何事?小弟還在劉府?”
“嗯。”陸侯用茶後說:“世才在給我鄉百姓思謀復業,幫我思量‘如何重振民生’,教我‘如何仁治臨安’……”
“夫人可知《子貢贖人》和《子路救人》這兩篇典故?”
“如何不知?”
楊氏坐正說:“這兩篇典故講的都是‘仁義’,子貢贖人而毀仁,子路救人而得仁。”
“爹爹說,子貢為魯國人贖身後撕毀契約憑證,看似品性仁義,實則不通仁意。”
“而子路救人後收下一牛,是為天下立仁義,他才是通曉仁意的君子。”
“但仁義之道難用,不通仁義之人用不了,劉世才是如何教官人‘仁治’的?”
陸侯眼眸添彩,笑道:“他叫我厚賞船家,使其收益最大,如此就能作為‘先例’引來‘後者效仿’……”
“以利誘來謀利之人,以賞引來各方善義之士,如此使八方都來協助。”
說著,他把‘劉彥所談’細說一遍。
楊氏聽完欽佩道:“劉公子真是聰明,所教‘仁治’,恰到好處。官人得其相助,真是如得神助一般。”
“明日祭祀,可與他說?”
“說了。”
陸侯放下茶碗,起身道:“我本欲請世才明日領祭,讓他擔任‘祭酒一職’……”
“他婉言推脫了,其實不想‘喧賓奪主’,怕他皓月之輝遮蔽我螢火之光。”
“夫君何必貶低自己?”
楊氏安排丫鬟去備飯,牽起丈夫含情道:“在妾身眼裡,夫君不比那君子差。”
“寒梅開在冬天,桃花開在春天,只是時辰不一樣,早晚都會開花。”
“我夫君不是庸俗之輩。”
陸侯被她一言動心,無言點頭。
夫婦溫情脈脈時,楊萬山大步回來,見此一幕立即轉頭,卻被家姐叫住。
一家三人涼亭敘話,談的是‘潘子逑’。
萬山道:“關於‘潘生之事’,我問了世才兄。”
“他說‘潘生害庶母已經查實,但眼下不是動用王法、審問其罪的時候’……”
“一旦此事傳揚出去,則與臨安名聲不利,與兄長官聲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