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時節小陽春,江南卻日漸寒冷。

一覺起來,小雨淅瀝。

窗外涼風雨氣吹散書房溫熱香火氣。

劉彥目光清澈望窗外雨簾,昨夜夢中一場論學收穫頗豐。

於成業、書玉子收穫指點心竅開悟,劉彥亦在論學之中溫顧眾多儒家經典。

許多不明之處,在談論闡述過程中自然而知。

一盞茶前,劉彥熄夢鄉送客。

阿九、書玉子、於成業代送官家夫婦、楊萬山。

高二姐、黃家二女則送於氏狐父女,小六也被月兒抱回肉身。

“於太公說,寅卯時心思最靜。”

“此時修學是最好的時候。”

“昨日聽成業論學,許多獨到見解都出自其祖學《於氏春秋》一書。”

思量著,劉彥轉看書桌一小箱經冊包裹。

彼時,二姐攜風帶雨窗門飄入,落在身邊道:“於氏狐可交。”

“那太公不顯山不漏水,卻已是鬼仙境界,他家那門‘靈燈術’著實不俗。”

“既然他家把書送來,不妨看一看其中門道。”

劉彥拉椅子請姐姐落座,說:“我正欲通讀《於氏春秋》,十三十四妹走了?”

“嗯。”二姐說起黃家二女離開緣故,笑問道:“世才可有納妾之意?”

“姐姐何出此言?”

劉彥解開書箱,取書道:“小弟面前無盡學問,哪有閒心去想美妾嬌娥?”

高二嫣然依靠桌子,手兒托腮說:“君無此心,人家卻有意。狐狸心腸姐姐最知。”

“如今,另外七姓狐都已知我家與你空結一場親。”

“難保他們之中,無人惦記良才。”

“就說黃家,這般殷勤,其心可鑑。”

“其實不娶妻,先納一妾室也無傷大雅,……”

“姐姐莫亂我讀書心。”

劉彥直言打斷道:“小弟暫無此心。子曰‘三十而立’,我差三年便是而立之年,期間當用功立業,三十後成家不遲。”

“而且家有阿九,此娘子可為我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