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願意一試(第2/3頁)
章節報錯
相君會心笑道:“我見君心大氣,舉大義而得孔孟雙學,往後因當‘內養明燈,外養正氣’。”
“你這條路,路遙十萬八千里,需要身體力行。”
劉彥聞點撥,如見明月照前路,隱約看清一些方向,思說:“吾將上下而求索。”
說罷,見他盯著自己,不知要問什麼。
相君對視笑問:“世才可願以君心大義,承裝我師門絕學?”
劉彥思慮反問:“我可以修司徒夫子絕學?”
“可以!”
相君再看文章,劍指道:“你正義之心包含諸多大義,有海納百川之氣魄。”
“你立此旗幟開新路,需要集合百家之長,方能鑄成大業!”
“老師之心學,脫胎於孔孟,與你正義之道不相沖,反能助長你君心道義。”
“世才若修我師門《君心化龍》,以正大心術立世禦敵,對以後證道天心,步入大儒亦有好處。”
“絕不會損傷你的道路,你不妨思量一番。”
“你若同意繼學,我便將師門心學傾囊相授。”
“此後你就是我恩師隔世嫡傳弟子,你我兄弟相稱。”
聞相君句句善意,劉彥頗為動容,先謝一禮,後說:“小生定當思量。眼下臨安瘟疫未解,小生此來赴宴,亦是求治理良策……”
“果然是心懷大義君子。”
相君歸還入學文章,談道:“我從三女口中,得知世才治疫六法。”
“你所思方法得當,縣官遵循人治,不日可除城中疫病。”
“但治鬼卻難,那三千疫鬼十分棘手,我思得一法可以安置……”
“只是此法需要一位心有大義,肩夫毅力,受得苦厄之君子相助,方可成事。”
“如我所見,世才乃最佳之選,你可願意相助?”
劉彥好奇他口中之法,暫不提今日祭鬼之事,請君直言。
相君點頭與他說起‘下邳陰山給孤園’。
“那陰山是上古鬼神魍魎開闢的一方陰土。”
“其後代薛候之女,現在那塊陰地設立‘給孤園’,收容世間孤魂冤鬼。”
“世間鬼神都稱那處為‘小陰司’,稱薛娘子為‘給孤娘娘’。”
“前年沂水縣遭瘟,多蒙薛娘子收容疫鬼,才不至於世間野鬼遊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