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沈家客船?”

第一聲石沉大海,岸上嬌娥再詢問。

船家沈翁回神道:“正是,不知二位娘子……”

旁邊楊萬山暗下猜想二女身份,但不敢確認。

白衣嬌娥笑說:“我們是相君家婢,小奴名叫雪珠。與劉世才公子是故交,公子可來了?”

“果然是神女……”

楊萬山猜想證實後,禮道:“世才兄也來了,正在船房寫‘祭文’。”

“今日我等此來,乃祭祀湖君,答謝君家仁義救民。”

“還算有些良心。”

粉衣嬌娥隨口一句。

雪珠忙扯袖,欠身謝道:“難得公子來祭,今日廟中無人,容奴婢前去開門。”

說著二女挽手飄飄上山。

沈煉目送想起一些事,楊萬山仰望上山神女,有些詩意入心。

正欲賦詩一首,聽身後說話。

“相君有靈,感應你我到此,故遣侍女接引。”

劉彥揭起‘祭文’出船房道:“今日祭祀,可要誠心。”

楊萬山拱手領喏,接請他手中‘祭文’過目欣賞。

其心竅文光與辭文字句交相呼應。

有感劉世才這篇《九歌·相君》字字放光,乃真學書寫,通篇約用兩百文光。

“世才祭文香火濃厚,鬼神氣衝我腦竅,字中文光猶如神目,醒我神思。可為上品辭賦。”

“我到現在尚未攢夠兩百字文光,你一篇‘祭文’就耗費兩百!”

說著,楊萬山指著祭文道:“世才莫非打算以真學文章祭神?”

“既然祭神就要誠心,不然來做什麼?”

劉彥望山廟說:“此文窮盡我文思,寫成後略有收穫,今夜回去就能補缺。等萬山入了真學,也就不會吝惜了。”

楊萬山感君子氣度寬廣,灑脫豪放,追隨身後下船上山。

來到山廟門前,雪珠巧笑相迎。

“公子別來無恙?”

“還好。”

劉彥對她沒有禮數,當成舊交攀談:“相君可在水府?”

雪珠搖頭說:“今日君王不在家,去了太湖還情。是我家郡主看見沈家船號,猜想公子會來,命我和粉珠迎接。”

“公子只管祭祀,君王感念香火,自會收到公子心意。”

劉彥點頭隨她走入湖伯廟正殿。

大殿紅牆黃簾,湖君塑像沒變,只是香火冷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