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相送,高李二兄還在你府中醉著,應先安置好他們。”

“世才言之有理,明日兄還鄉,我等再送。”

日落,馬府門外。

劉彥阻住馬育才相送。

此人現在醉的腳步不穩,多虧家人扶著才能站立。

府內那兩個比他還不如,早到偏房醒酒去了。

今日這場酒宴,主客俱歡,劉彥將自己明白的學問之道交給了他們,馬高李喜不自勝。

三人宴上說的最多便是‘言之有理’,至於酒醒之後能明白幾分,就看他們個人了。

離開馬府門前,劉彥行走街巷,享受晚風,心性不被酒氣所亂,周身活血十分舒服。

平兒忍不住道:“公子怎可輕易傳授絕學給他們?”

劉彥握扇撫掌說:“我所學都是書中的東西,從別人處聽來的,為何不能傳授他人?如果天下人都不得真學,以後儒術怎麼傳承?”

“照你的話,當年孔子就該當啞巴。”

“我倒不是這個意思。”

平兒撓頭笑道:“我是覺得,他們一不拜師,二不磕頭,哪有求學之心?”

劉彥大步前行:“磕頭拜師只是禮數,算不得求學之心。他們三人以誠待我,其心可鑑。”

“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是在為自己找尋道友。”

“路上有同道相伴,才能走的更遠,見識更多,通達更高境地。”

阿九附和:“山君也曾這麼說。他說世上最稀少的便是同道朋友。平哥哥還不開竅,不懂這些道理。”

“誰說我不懂?我是一時沒想明白。”

平兒嘴硬不認輸。

主僕三人閒談幾句來到南市大街。

看公子不回客棧,反往城門去,平兒問:“這是要去哪?”

“去見山君。”劉彥摺扇敲他後腦,附耳道:“你不是想看看大老虎?我成全你。”

平兒嚇得一哆嗦:“公子要把我送給他吃?”

“想得美。”阿九瞥他道:“山君與公子有約,日落去山崗見他真身,乃朋友交心之意。你不想看就回客棧。”

平兒見自己有露怯,挺胸說:“龍潭虎穴又有何懼,跟著公子我哪都不怕。”

阿九掩笑分看公子。

劉彥高聲讚賞:“好,這才是我兄弟,有男兒氣概,以後你就陪我行走天下!”

“遵命。”平兒得誇讚一掃不快。

走過五里路程,日落西山頭。

三人登上松林崗,見王寅一眾家僕等候相迎,陣仗不小。

瘦翁阿大眼過九兒,向公子稟告:“家主正在林後山澗等候。因真身所累,主公不能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