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拜廟焚書(第1/2頁)
章節報錯
“諸兄久等,昨夜酒喝得太好,貪睡到現在。”
“我看你們神清氣爽,昨晚睡得也不錯。”
客棧一樓。
起床下來的劉彥笑與馬高李致歉,風度自然,三人都感到親近。
馬育才道:“我昨夜做了一場美夢,夢到與兄讀書論學,世才教我許多道理,醒來後記不起學到什麼,卻感渾身暢快!”
“我二人也是。”
高正精神爽朗說:“我與文鈺昨夜受到世才兄點撥,回去一場美夢,夢裡通了先聖經學道理,醒來都覺舒暢。”
“那我可恭喜三位。”
劉彥落座談道:“王兄對我說過,無論人或走獸,都有不經意間開悟的時候,這個過程叫做‘明心竅’。”
“你們夜成美夢,想來與此有關,是好事。”
“這要謝世才兄點撥!”
李思拱手一禮,左右高正、馬育才隨口附和。
劉彥喝茶,眼看門外馬車轉問:“東西都準備好了嗎?”
“已備好。”育才道:“清早我便讓家人去辦,孝敬城隍的香火已然備全,到時見面先禮後兵,看他今夜託不託夢。”
“公子,我想過去玩玩,就讓我陪三位公子一同去吧。”
平兒插話,說是玩玩其實藏著心思。
他怕三人辦事不穩,把得罪城隍的話都加在自家公子頭上。
劉彥沒有多想,轉問育才他們的意思。
馬育才同意帶平兒一起去,說:“正好今天有廟會可玩。我們這裡城隍廟香火鼎盛,每逢廟會方圓百里百姓、販夫都愛去趕會,熱鬧非常。”
“等吃完飯,從掌櫃那支一兩銀子,作你玩樂之用。算我賞你的。”
“多謝育才公子。”
平兒嬉笑答謝。
劉彥藉機問起廟會和山門位置。
馬育才說,徐州城隍廟,建在北城外三十里小山上。
此山如松林崗大小,從上到下也就百丈高低,坡度平緩登山容易,原先無名,因廟得名‘城隍山’。
每逢初一、十一、二十一有廟會,吸引附近善男信女前去進香許願,香火鼎盛遠勝其他州府。
每天有千百人進香,山下有常駐的賣茶翁、賣糕郎、餵馬租車人,皆依靠城隍生活。
山頂城隍廟有前後兩院,殿堂兩座,偏殿四間。
前院是山門,有功德堂、待客偏殿和賣香油的香殿。
後院正中是城隍大殿,大殿兩側偏殿住著廟祝與火工道人,有五六人,平時吃住都在廟裡。
正殿左邊有間小房子,只三尺高,從不開門。
相傳那是間審鬼的刑房,晚上能聽到裡面傳出鞭撻、慘叫聲。
早晨吃過飯,馬育才他們啟程出發,一路向北去往城隍廟。
路上同行的車馬不少,沿路可看到挑擔的販夫、推車的孝子、騎驢的老叟,一眾進香百姓形形色色,如長龍向城隍山而去。
車行一個時辰,便見城隍山上香菸如霧,騰騰一大片香火氣,沿路登山的人數以千計。
山腳的廟會很是熱鬧,各類叫賣聲爭著攬客,喧鬧此起彼伏,兩裡外都能聽見。
平兒與車伕並坐,眺望山上道:“好勝的香火,徐州城隍靈驗嗎?”
“靈驗,我們的城隍爺有求必應。只要心誠,有災消災,有病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