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才暫住徐州南城東來客棧,還鄉時日未定。”

王寅先替劉彥回答。

又說:“二姐若府中閒悶,不妨來徐州與世才一同溫養詩書。此婚雖說有期限,但親事一點不假。”

“我聞二姐頗通儒學,有你在旁相助修學,他必定事半功倍。”

此話聽得舍內眾人各有神色。

劉彥錯愕,舫主凝眉,三娘顯笑。

高二姐明眸善睞和山君相視,又看劉妹夫,親近道:“山君說得對,我與世才已是內姐弟,自當助他修學。”

“世才若不嫌棄,我明日便去徐州助你?”

劉彥實在看不懂山君說話用意。

王寅傳音道:“只管應下,我叫她陪你讀書,是為你找好處。現在不能說,事後你就知道了。”

劉彥沉吟,又聽荀舫主插話:“公子無需顧慮我,我與高二舊怨已解,她來也無妨。”

見她也這麼說,劉彥猜想‘高二姐或許真有教人讀書的才能’,便點頭答應下來。

高二頗為喜悅,收好婚書請三妹夫去見岳丈,路上講說自己以前如何與徐郎讀書。

他們身後,王寅和舫主互通神念,把自己算計如實告知。

荀舫主點頭傳音說:“好算計。那東西應該還在高二手中,如今徐郎不在了,她留著沒多大用處,倒不如送給世才防身。”

說話間他們穿庭過院,到了高家內宅正院。

院內幾十家奴、護院、丫鬟排排站立兩旁,人人挑著大紅喜燈,佇列延伸至正堂門口。

門口有一老翁正與平兒談笑說話,阿九旁聽。

眺望正堂,看裡面聚著二三十人,或站或坐,有高家人也有同族親友,他們熱鬧談笑風生。

這等迎親陣仗,劉彥多少有點受寵若驚。

“小弟不知仙家禮數,稍後如何見禮?”

“堂內都是自家親戚,略用俗禮便可。”

高二耳旁答話,對著正門空彈一指。

門口老翁陡然轉頭,見二小姐領著新姑爺到了,舍了平兒,抖擻高呼:“三姑爺到,挑燈迎親。”

這聲喊,驚動堂內堂外。

堂外眾僕紛紛高舉喜燈,齊聲迎道:“有請姑爺過堂。”

堂內眾狐散了攀談,各自歸位站立。

高大姐、耿宏圖夫婦回到正位後,身前便是劉彥要拜的嶽翁,高老高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