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來壺酒。”

“來了客官。”

午時,東來客棧食客漸多。

錢掌櫃清算賬頭,馬育才一身錦衣攜帶二人找來,張口便問:“劉兄可在?”

掌櫃打眼瞧他,不理會這浪蕩孫輩,只對他身後二人說:“兩位公子又跟此子廝混?不怕沾染了商賈惡習?”

這兩人乃本城的書生,一叫李思,一叫高正,皆為秀才出身。

他們與馬育才是兒時玩伴,後來育才棄文經商,惹惱了兩位好友,發誓不再往來。

沒想今日又混到一起。

三人相視一笑。

馬育才道:“思正他們乃我摯友,以我三人交情,豈是說棄就棄?煩勞姨姥爺請下劉兄,讓我兩位賢弟一睹風采。”

“你來遲。”錢掌櫃看外說:“公子午時前一刻乘車出城,走有一炷香了。”

“不是說近幾日不走?可是有人嫌他在此白住,說刻薄話氣走劉兄?”

馬育才目光亂看。

老掌櫃棄筆笑指:“你這孺子不聽我把話說完?公子此去乃是應邀赴宴,並非還鄉。”

馬育才好奇心起,追問:“可是住在山崗上的王兄?他長什麼模樣?”

掌櫃捏須說:“他沒來,只叫一少年請公子。那少年郎自早晨來便跟隨公子左右,我看絕非小門小戶家的人。”

“半個時辰前公子從混堂回來,便有馬車來接他赴宴……”

馬育才聽罷對兩個好友說:“我等自去飲酒!”

錢掌櫃追出客棧,與外孫道:“我知你想結交劉公子,但凡事有先後,今日且讓著他人,日後再做東不遲。”

“你不知,劉公子混堂洗罷,剪須修面,回來換衣後,真個氣度不凡!”

“他便是穿著舊衣,也遠勝你錦衣華裝。你今日站在他面前,好比野雞立於鶴旁,不見得好,不見得好。”

馬育才眼睛放亮,不知今天的劉世才是怎樣風流偉岸,左右好友各明眸異彩,更想一見這位死而復生的讀書人。

……

十里外,東碼頭。

藍天白雲,碧水長河。

寬廣的堤岸一字橫在運河東邊,遠處千帆揚起南來北往,近處大小百艘船舶停靠岸頭。

堤上眾人千面,有挑擔貨郎,有遊人商客,喧囂聲幾里外可聞,好一片漕運繁茂風光。

又見碼頭北邊畫舫花船雲集,艘艘船隻絲竹悅耳,美酒香飄至岸邊,使得行人過客聞香尋望。

其中有一艘雙層大船最是顯眼,它似一所造型獨特的水上酒樓,一層廳堂二層亭閣,因船身畫滿青花,故而得名‘青花舫’。

此時劉彥剛到北岸,把花舫景緻看個滿眼,讚歎這個朝代造船工藝,跟他一上午的白衣阿九先登船回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