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教授,我們用什麼方式運輸呢?”趙爾錄繼續詢問道:“八噸可不是一個小數字,野外道路紅星拖拉機拉不了這麼重。”

“運輸方面不用擔心,可以基於紅星拖拉機平臺研發新型進行升級改裝,動力方面配備100匹馬力的柴油機,底盤擴大不變,牽引貨箱加長加寬,輪胎由單橋單輪改為雙橋雙輪,前二後八,共計十個輪胎,常規載重量達到10噸沒有任何問題,至於超載重量應該能到30噸。”餘華笑眯眯地說道,毫不客氣的再次挖坑。

反正他馬上就要走了,研發任務落不到他身上,得給身為核動力驢的師兄們,多留一些坑,可不能閒著沒事幹。

趙爾錄關心道:“研發上有困難嗎?”

“沒有問題。”

餘華搖了搖頭,話鋒一轉,提出自己的建議:“關於工業裝置方面,我認為除了挖掘機之外,還應當關注電子技術領域,我們應當儘量獲取電子管制造技術,自主生產各型電臺裝置,彌補根據地在通訊領域的短板,無論是各個工廠之間資訊交流,還是部隊作戰,都迫切需要電臺。”

“想要獲得全套的電子管制造技術恐怕不容易,蘇聯對通訊領域重視程度極高,絕不允許洩露任何關於電子領域的技術,在我回國前,蘇聯通訊科學院正在研發新一代坦克車載短波電臺系統。”聽到餘華這個想法,李強輕輕搖頭,結合自己曾經留學蘇聯通訊科學院的經歷,給出回答。

談到無線電和通訊,這可是他李強的主場,在蘇聯通訊科學院進修期間,他非常明白蘇聯對於通訊領域的重視程度有多高,尤其是通訊應用領域。

哪怕最老且爛大街的電子管制造技術,也不可能往外洩露。

“沒事,能給固然好,不能給我們自己搞,總之先解決沒有的問題。”餘華笑了笑:“萬一明天斯大林同志心情好,給我們批准了呢?”

斯大林同志心情好?

眾人聽到這番話,不禁笑了起來,話雖如此,確有道理。

萬一真就給批了呢?

“那我支援。”李強立馬給出態度。

“好,那就以挖掘機和全套電子管制造技術作為核心專案,另外,再搭配幾個同等重量級專案,例如吉斯5V汽車,T系列坦克發動機全套圖紙這些,配合萬噸級水壓機建立拆屋效應,還有,為了避免蘇聯惱怒,還是要加上一戰時期的各類老機床和鍛造裝置,讓他們感到滿意。”莊前鼎正聲道,作出決定:“畢竟,這些老機床裝置改造升級,可以變成專業機床,用於彈藥流水線生產,數量要多,基數初步定個100臺。”

“我沒意見。”餘華回應道。

李強點頭:“我支援。”

老機床效能雖然落後,但實際效果卻不差,改造升級成為專業機床,可以節省一大筆時間。

蘇聯大哥的東西,不要白不要。

老首長和部長趙爾錄對於這個決定沒有任何意見,他們尊重且信任三人專家組的每一個選擇,緊急會議到此為止,關於工業裝置方面的專案就此定下,秘書長仔仔細細記錄每一個專案和裝置,仔細查驗確認沒有遺漏,這才封存。

緊接著,一則高度加密的長文電報,以光速飛向西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