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902型76.2毫米野炮誕生於沙俄時期,擁有法國施奈德公司的七五小姐血統,30倍徑身管,戰鬥重量約1.1噸,最大射程8500米,射速每分鐘12發,雖是一戰前期出生的老古董,但其綜合效能並不弱。

以這款火炮為原型進行全方位改進,採取紅牡丹同款炮架搭配紅星拖拉機牽引,身管倍徑提高到40—50區間,戰鬥重量降低到一噸以下,最大射程提高到13公里級別,如此改動,可以彌補當前部隊直射火力和中口徑火炮的空缺,配合120毫米重迫擊炮共同作戰。

“有了這款中口徑野炮,部隊的火炮體系基本成型。”莊前鼎緩緩說道。

李強和餘華聞言,點了點頭,贊同莊前鼎這個決定。

當前八路軍既需要一套成熟的機槍體系,更需要一套具有威懾價值的火炮體系,76.2毫米野炮的加入,無疑是完善了整個火炮體系。

師屬支援火力——105毫米榴彈炮。

團屬支援火力——120毫米重迫擊炮。

營屬支援火力——82毫米迫擊炮。

連屬支援火力——60毫米迫擊炮。

待到76.2毫米野炮和155毫米榴彈炮正式服役,便可填補旅級支援火力的空白和軍級支援火力的空白。

“我建議還要加上一批優質炮鋼和先進的鍊鋼技術,做戲要做全套,不能光要武器方面的技術,不要材料方面的技術,這不符合常理。”

餘華出聲道:“此外,我提議增加一款輕武器,美製M1897霰彈槍,這款霰彈槍採用泵動式原理,其發射12號鹿彈殺傷力巨大,近距離一槍即可造成致命性傷害,這款霰彈槍能夠大幅度增強前線部隊近距離戰鬥的火力,配合毛瑟手槍協助作戰。”

美製M1897霰彈槍?

聽聞這款武器,李強和莊前鼎頓時來了精神,互相對視,接著細細思索。

“這個什麼M1897霰彈槍,有什麼特別之處嗎?”見到李強與莊前鼎如此模樣,老首長不由好奇地問道。

“這款霰彈槍非常有意思,由勃朗寧設計,溫切斯特公司生產,世界首款泵動式霰彈槍,參加過一戰,在塹壕戰時代打的德軍哭爹喊娘,口徑18.4毫米,近距離威力巨大,熟悉槍械效能計程車兵,甚至可以打出半自動武器的效果,德軍衝鋒槍在火力方面也被壓制。”李強大致介紹這款槍的特點:“五十米範圍內是它的天下。”

塹壕清掃器,寡婦製造者,德軍的夢魘,這些全是世人留在美製M1897霰彈槍身上的美譽和榮耀。

“半自動效果的霰彈槍?”老首長為之一愣,透過這段簡短的文字,便感受到這款霰彈槍的厲害之處:“那蘇聯有沒有這款槍?”

“應該有的,M1897在一戰後大放異彩,歐洲各國和蘇聯均有采購,我們只需要獲得量產槍後進行測繪仿製。”餘華回應道。

老首長文言,點了點頭,沒再說話。

“我支援這款槍。”

過了些許時間,莊前鼎理清思緒,正聲道:“部隊的確有必要裝備一款霰彈槍強化近距離戰鬥的火力。”

李強同樣給出自己的態度:“我也支援。”

“好,關於武器技術方面,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供給部負責人趙爾錄面容嚴肅,詢問道。